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五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 | 操作或现象 | 分子的特性 |
A | 给篮球充气 | 分子间有间隔 |
B | 温度计里的酒精热胀冷缩 | 分子大小变化 |
C |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D | 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 4 H 10 ),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为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右侧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实验过程中,首先,向玻璃管中充入空气,使右侧活塞移至刻度5处,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在密闭的玻璃管内铺上足量红磷(右侧活塞位置依然在刻度5处), 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红磷燃烧后熄灭酒精灯,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后静止。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活塞拉至刻度6处,放手后,若观察到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2)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能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现象是 。
(4)活塞先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
(5)实验过程中,影响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因素有 (填序号)。
A.密闭容器的容积 B.温度 C.气体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__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_________。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人们在火药研制的基础上,创造了烟雾弹。烟雾弹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可以掩藏行踪。请写出一种可以作为烟雾弹主要成分的物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撤去酒精灯②将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⑤给装入药品的试管加热⑥收集气体⑦撤出伸入水中的导气管⑧装入高锰酸钾,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A. ④⑧②③⑤⑥⑦① B. ④②③⑤⑥⑦①
C. ④⑧②③⑤⑥①⑦ D. ④⑧②⑤⑥③⑦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3)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则试管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
(4)图中D、E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 (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