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
A.①中固体反应物也可以用Na2CO3固体代替
B.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气体已经不混有HCl气体
C.④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H2O
D.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⑤中集气瓶口,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_____;
(2)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__________(填标号)。
a.硫酸铜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大理石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将溶液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氯化钙固体,相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不计损耗):
(1)氯化钙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卫同学生活在农村,家里使用的是井水,烧开水的炊壶有一层很厚的水垢。查阅资料得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他为了弄清该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经干燥后的水垢样品带到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其反应进行分析。
(1)实验室的稀盐酸是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配制的,配制1 00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该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2)小卫取10g水垢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3.3g二氧化碳。该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右下图。下列有关认
识错误的是 (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发生了中和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年12月31日,山西某公司发生一起苯胺泄漏事故,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苯胺的化学式C6H5NH2
下列有关苯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有5个氢原子和1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93 D.苯胺中的C、H元素质量比为7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见妈妈买了些取暖袋,他很好奇,打开了一袋,发现里面是黑色的粉末。那么,取暖袋里是什么物质在发生反应、释放热量呢?
【查阅资料】
①取暖袋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原料层中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活性炭、蛭石、可溶性无机盐、吸水性树脂(含水);
②蛭石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保温材料,起保温作用;吸水性树脂可反复释水、吸水,起吸
水、保水的作用;二者均不参加反应;
③使用时应注意:不使用产品时请勿拆开密封包装;
④Ag2SO4微溶于水,Ag2CO3为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
【提出猜想】
①可溶性无机盐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一种或几种;
②取暖袋发热时,可能是铁粉、氧气、无机盐、水、活性炭几种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过程】
分别取没有使用的取暖袋和失效后的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无机盐的成分及参加反应的物质。
|
序号 | 加入试剂及操作 | 没有使用的暖袋 | 失效后的暖袋 |
Ⅰ | 加入足量水观察 | 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杯底部 | 无色溶液,大量固体在烧杯底部 |
Ⅱ | 取Ⅰ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盐酸 | 无变化 | 无变化 |
Ⅲ | 取Ⅰ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 溶液 | 无变化 | 无变化 |
Ⅳ | 取Ⅰ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Ⅴ | 另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盐酸 | 大量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 无气泡,溶液呈黄褐色 |
(1) 写出实验Ⅴ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取暖袋中无机盐的成分是 ;
②取暖袋发热时,原料层中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是 。
(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设计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步骤为:
将 加入广口瓶中,塞紧塞子,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若观察到试管中的水倒吸入导管中,则氧气参加了反应。
【反思与评价】
(4)小明根据Ⅳ中的现象判定无机盐未参加反应。他的结论 (选填“是”或“否”)合理,说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