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物质减轻的质量即为产生氧气的质量;
(2)利用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再计算出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6.0g-11.2g=4.8g;
(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45 96
x 4.8g
∴$\frac{245}{96}=\frac{x}{4.8g}$ 解之得:x=12.25g;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frac{12.25g}{16g}×100%$≈76.6%
答:(1)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4.8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分数:76.6%.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的能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生成气体的质量,为答题打开突破口.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试管①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②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具有还原性 | |
B. | ![]() 铁丝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 |
C. | ![]() 烧杯中的红色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 |
D. |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B. |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 | |
C. | 该反应中生成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1 | |
D.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序号 | 探究实验 | 简答 |
Ⅰ | 若为H2与CuO的反应 | B处玻璃管观察到现象:出现水珠. |
Ⅱ | 若为CO与CuO的反应 | 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Cu+CO2,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CO. |
Ⅲ | 若为CO2与C 的反应 (B处换成酒精喷灯加热) | B处的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D处观察到有蓝色的火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