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水能够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 | |
B. | 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 |
C.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 |
D. | 开发利用新能源,将逐步代替化石燃料 |
分析 A、根据不同物种溶于水伴随着能量变化考虑;
B、根据碳酸钾能够和氯化铵反应产生氨气和水,会造成氮素的损失;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能源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故可以鉴别;
B、碳酸钾能够和氯化铵反应产生氨气和水,会造成氮素的损失,故说法正确;
C、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不能等到蒸干,故说法错误;
D、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预防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污染,故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铵态氮肥的性质、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 |
B. | 离子只有通过得到电子才能变成原子 | |
C. |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 |
D.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改变的只是原子核外的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 |
B.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
C.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存在SO${\;}_{4}^{2-}$ | |
D.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2 | 24.5 | 2 | 1 |
反应后质量g | 16.9 | 0 | 2 | 未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