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步骤:Ⅰ.向试管中倒入少量水,插入木条,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木条,观察木条表面的变化.现象:木条表面无变化;
Ⅱ.向此试管中倒入少量浓硫酸,插入木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木条,观察现象.
现象:木条浸入液体部分的上端无变化,下端变黑,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烫.分析上述现象,可以推知浓硫酸具有的性质有:有脱水性、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分析 根据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木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2:1比例脱去.

解答 解:Ⅰ.向试管中倒入少量水,插入木条,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木条,观察木条表面的变化.现象:木条表面无变化;
Ⅱ.向此试管中倒入少量浓硫酸,插入木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木条,观察现象.
现象:木条浸入液体部分的上端无变化,下端变黑,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烫,分析上述现象,可以推知浓硫酸具有的性质有: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小木条插入浓硫酸中会变黑色,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答案:Ⅰ.木条表面无变化;
Ⅱ.无变化;变黑;发烫;有脱水性、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点评 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注意浓硫酸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是解答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CaCO3(填化学式).
(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
【查阅文献】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
【提出假设】假设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
假设2:产生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澄清.
【设计实验】为除去CO2中的HCl,小华在图1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2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b→a→乙(填字母序号);其中盛放的试剂合理的是D(填选项序号).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CO2,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
【得出结论】由上述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使石灰水产生的浑浊最终变澄清;二氧化碳只能使石灰水生成的沉淀部分溶解,不能最终使其变澄清.
(3)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pH传感器测得图1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入气体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
①AB段pH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先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不会使溶液的pH明显变化;D点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除H2O外还有氯化钙、氯化氢.
②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CO2+Ca(OH)2═CaCO3↓+H2O、Ca(OH)2+2HCl═Ca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B.b点溶液的pH>7
C.x值为10.6D.图中bc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小明对生锈废铁片中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小明称取 33g 废铁片放入特制容器中,缓慢加入39.2%的稀硫酸,直到反应完全(假 设废铁片只有Fe、Fe2O3与稀硫酸反应,而且硫酸先与表面的 铁锈发生反应),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与铁锈反应的H2SO4溶液中的溶质是7.35克;
(2)废铁片中铁单质的质量是多少?
(3)未生锈前铁片的质量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模型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图形象地表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酸碱盐性质的实验课上,小丽在一支干净的试管内加入2毫升左右的稀盐酸,再滴入2滴Na2CO3溶液,很快产生大量气泡.而同桌的小明则先加入2毫升左右的Na2CO3溶液,再滴入2滴稀盐酸,结果没有看到所预想的气泡;再滴入几滴稀盐酸才产生大量气泡.这是为什么呢?
小丽上网查阅:
Na2CO3与盐酸的反应分两步:第一步:Na2CO3+HCl=NaHCO3+NaCl,这一步没有气体产生.第二步:NaHCO3+HCl=NaCl+H2O+CO2↑,这一步才有气体产生.请回答:
(1)写出盐酸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2)请说出生活中酸碱灭火器的原料用NaHCO3而不用Na2CO3的理由: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更容易与盐酸发生反应,每84份质量的碳酸氢钠、106份质量质量的碳酸钠分解与酸反应会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人体中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牛奶是含钙丰富又易吸收的理想食品,根据如图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请回答:
(1)已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则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在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这样的牛奶2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学习小组同学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②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③pH<6.5的降水称为酸雨;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⑤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⑥混合物中至少有2种元素.其中正确的是(  )
A.④⑤B.①②③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分子间有间隔;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B的对应元素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C和E;
③微粒E对应的元素化合价是+2,微粒A、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
④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CH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