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电分解: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氯酸钾制取取氧气: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4)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NO3═2Ag+Cu(NO32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因为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银的前面,所以能从硝酸银中把银置换出来,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
故答案为:(1)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2)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3)CaCO3+2HCl═CaCl2+H2O+CO2↑;(4)Cu+2AgNO3═2Ag+Cu(NO3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待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70%.请问:
(1)水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气体被消耗,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
(2)若镁条只和氧气反应,则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应不超过21%.然而,实际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为70%,请你推测:
①一定与镁条发生反应的是氮气,
②最不可能反应的气体是稀有气体,做出上述推断的理由是其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还有一种气体不能确定能否与镁条反应,于是,组内同学又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镁条能否在此气体中燃烧呢?
【设计实验】如图.
【实验现象】镁条在该气体中燃烧后生成白、黑两种颜色的固体.
【作出结论】镁条能在该气体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C+2MgO.
【反思交流】通过上述探究,你对燃烧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物质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A是红棕色固体,B,E,G属于单质,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十3CO2
(2)写出反应③中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Fe+CuCl2═FeCl2+Cu
(3)如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因为X中含有过量的盐酸与铁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盛放在敝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溶液的质量不会变化的是(  )
A.浓盐酸B.澄清石灰水C.食盐水D.浓硫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柯同学是一个实验迷,在父母的资助下,他在家里建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
并按下图装置制取氧气.请据他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小柯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一会就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此时小柯发现脸盆里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小柯马上拿出导管,熄灭酒精灯.他想为什么实验开始时水槽的水是无色,现在却变紫红色呢?经过思考后,他认真地检查组装的实验装置,发现了问题所在.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2)改正装置,进行实验后,小柯制得了所需的氧气,同时试管中还残留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等生成物.写出该反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洗试管时,小柯发现清洗试管的水又变成了墨绿色.他调查资料得知,高锰酸钾和锰酸钾都是盐类(填写“酸类”、“碱类”或“盐类”)物质,且它们都溶于水;还得知溶液的颜色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关,硫酸钾和硝酸钾等的溶液是无色的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溶液,由此小柯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水变成墨绿色可能是MnO42-离子表现出来的(填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请把KClO3、HClO、KClO4、HCl、Cl几种有关氯元素的物质按氯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
KClO4;KClO3;HClO;Cl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确保大地震之后无大疫,卫生部门用优氯剂、漂白粉等对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
(2)ClO2 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试回答:ClO2 的名称为二氧化氯;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ClO2=2ClO2+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按要求填空:
试剂: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石棉网等已省略)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仪器的名称:①烧杯,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为了便于控制反应且获得平稳的气流,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A和F,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设计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需选择图中的A、B、C和E、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以如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口滤纸变成红色.
(2)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3)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比作用,说明酚酞的变色与空气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