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铝元素

B.纯净的空气中,含氧气78%,氦气21%

C.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为此常用浓硫酸改良碱性土壤

D.硝酸钾(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可以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K和N两种营养元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提倡步行或自行车等短途交通方式

B.大力发展公交及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事业,缓解城市汽车尾气排放问题

C.在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以获得某些营养物质

D.实时对企业的排气进行监测,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大气排放污染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CO2选用装置的组合是B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可从图2中Ⅰ、Ⅱ、Ⅲ中选取(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作用.

(5)图3装置也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该装置的优点是  ;能否将铜网改成铁丝网,为什么?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用装置A与C链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药品加入装置A中的试管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若选择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如图D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KNO3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草木灰的有效成分是碳酸钾(K2CO3),它属于(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玉米地的玉米苗叶子发黄,应及时施加的肥料是(      )

A.KCl            B.K2SO4             C.Ca3(PO4)2         D.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石灰水、水   B.干冰、冰水混合物

C.石墨、铁矿石 D.不锈钢菜刀、食用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学习过程中,小青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

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也有多种可能?
【猜  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2,则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只有  ▲  ;③既有CO,又有CO2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会立即变成蓝

色。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青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

和澄清的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查。

【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青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结   论】充分反应后,小青观察到:试纸  ▲  ,石灰水  ▲  ,证明猜想③是正

      确的,   

A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定量计算】小青称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质量为1g,充分反应后,装置C的质量增

加了0.22g。计算装置C中生成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克?

【反思与评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中不完善之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