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橘子是我们常吃的一种水果。剥开橘皮,会闻到橘子香甜的气味,说明粒子具有的性质_________;橘子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__________(填写一种);橘子中含一种化学式为C6H8O6的物质,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_________;橘子中钙元素是骨骼与牙齿的主要成分。钙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钙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20
B、一个钙原子中有40个中子
C、钙离子核外电子层数为四
D、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2)碳酸氢钠、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有着广泛的用途。
①氧气常用于气焊、供呼吸、助燃等,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②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俗称是___________,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近日国产某品牌压力IH电饭煲,在硬件性能上打破了日本电饭煲在高端市场的垄断,使国人爱上中国造。如图为该品牌电饭煲实物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一种序号即可);塑料防堵罩应使用___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较好的塑料。
【答案】不断运动; 糖类、维生素、水、无机盐; 72:8:96或9:1:12; A、D 氧化性 小苏打 NaHCO3+HCl=NaCl+H2O+CO2↑ ①③; 热固性
【解析】
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食物中的营养素、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碳酸氢钠、氧气的性质,材料的分类等知识
(1)剥开橘皮,会闻到橘子香甜的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由题干的信息可知,其中富含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在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6):(1×8):(16×6)=72:8:96=9:1:12;A、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钙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0,核外有20个电子,正确;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钙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0,核内有20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一个钙原子的中子数=40-20=20,错误;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钙离子核外电子层数为四,正确;C、钙原子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有三个电子层的钙离子,错误;D、钙原子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形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正确。故选AD;
(2)①氧气常用于气焊、供呼吸、助燃等,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的性质;
②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物是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3)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橡胶密封圈、塑料防堵罩,故答案为①或③;塑料防堵罩使用的是热固性较好的塑料。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在实验室,某同学先取50 mL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绿豆大小的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NaOH
猜想三:Na2SO4和CuSO4
猜想四:Na2SO4、CuSO4和NaOH
其中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方案与验证)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现象 | 溶液为无色 | 猜想___不成立 |
实验二 |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 加入__________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二不成立 |
实验三 |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 酸碱度 | pH=7 | 猜想____成立 |
(拓展延伸)
(1)将2.3g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钠______g。
(2)金属钠在保存中应注意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CuSO4、CaCO3、NH4NO3、Cu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E的气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混合物A中,共含有_____________种物质。
(3)固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4)溶液G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
(5)写出实验过程①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倡导“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的环境.
(1)下列举措不能达到“低碳”目的是 (填字母).
A、提倡使用节能灯;
B、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C、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
D、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2)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地区有两种矿石储量丰富:①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②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炼铁厂应选用该地区的铁矿石是 (填序号).写出该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相关知识。
[活动1]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Ca(OH)2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NaOH | 31 | 91 | 111 | 129 | 313 | 336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了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右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填“A”或“B”);
(2)将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A B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20℃,可析出NaOH固体。这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溶液乙,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_______(填“>”或“<”“=”)甲;
[活动2]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不受影响”)。
[活动3]用化学方法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看图后回答:
(1)在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______;
(2)在________时,B与C的溶解度相等;
(3)要从A、B、C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最好用_______法;
(4)在温度介于t1℃和t2℃之间时,溶解相同质量的A、B、C,需要水的质量最小的是_____;
(5)t2℃时,将20 g A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g;
(6)我国北方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碳酸钠Na2CO3),那里的农民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冬天捞碱”的道理是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化学反应,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
水通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红磷的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他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滴一滴酚酞试液,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滴加酚酞试液和浓氨水时用到的仪器是滴管
②该实验中滤纸条起过滤作用;
③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④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和棉花上的浓氨水都变红;
⑤若试管放在冰块上,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也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