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 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把锌片放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的是( )
A. 稀盐酸 B. 硫酸镁溶液
C. 硫酸亚铁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从H、C、N、O、Na、S、K七种元素中,用适当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_____;
(3)金刚石_____;
(4)不含电子的离子_____;
(5)纯碱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
(6)可作复合肥的盐_____;
(7)生成物都是单质的分解反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探究。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中吹气,发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于是他们决定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查阅资料)
(1)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CO2、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2)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含量:N2:74%;O2:16%;水蒸气:6%;CO2:4%
(3)CO2既不与NaHCO3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
(猜想与假设)
(1)可能是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2)可能是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3)可能是_____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实验验证)
实验I:验证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打开止水夹K,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注入稀盐酸,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解释与结论)
(1)从脱脂棉可燃烧的现象可知它是一种_____。
(2)注入稀盐酸前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的目的是_____。
(3)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
(4)已知该反应还生成一种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II: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1)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略)
(2)验证H2O与Na2O2反应能释放出热量,请简述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
(拓展与应用)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_____等事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左下图要求的是( )
物质 组别 | 酸 | 碱 | 盐1 | 盐2 |
A | H2SO4 | Ca(OH)2 | BaCl2 | Na2CO3 |
B | H2SO4 | Ca(OH)2 | Na2CO3 | BaCl2 |
C | HCl | NaOH | Na2CO3 | BaCl2 |
D | H2SO4 | Ba(OH)2 | Na2CO3 | CuSO4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在应用中,只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除去异味
B. 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
C. 用二氧化碳灭火
D. 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生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配制一瓶如图溶液需氯化钠_____g:配制50g 6%的氯化钠注射液,若用量简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6%(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按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
A. 糖水、一氧化碳、铁粉 B. 水、金刚石、氯酸钾
C. 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 D. 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承德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
B. 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C. 纯净物:煤、石油、冰水的混合物
D.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