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甲、乙两同学用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铜元素的含量.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为a________b________

(2)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4)测定方法:同学甲称量反应前后D装置中玻璃管及其固体物质的质量,同学乙称量反应前后E装置的质量并验证同学甲的测定结果.已知D装置中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为10g,经称量,反应前后E装置的质量分别为100.2g102.0g,则同学乙测定的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假设各装置中的反应或吸收都是完全的)

(5)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按同学乙的方法,如不加F装置,会使实验结果________(填“偏低”或“偏高”)

答案:
解析:

  (1)长颈漏斗,酒精灯

  (2)锌粒逐渐溶解并有气泡生成,Zn2HClZnCl2H2

  (3)除去H2中混有的水蒸气

  (4)84

  (5)偏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6?绵阳)(1)市售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CH2CH2n]制成,有的是用聚氯乙烯[(CH2CHCl)n]制成,通过查阅资料可知:
(CH2CHCl)n+
5n
2
O2 
 点燃 
.
 
 2nCO2+nH2O+nHCl
其中n是上千或上万的数值;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有刺鼻气味,其水溶液即是盐酸;鉴别盐酸的方法是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①通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如果塑料袋点燃时有强烈的刺鼻气味,这种塑料袋可能是由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
制成的.
②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来探究塑料燃烧的产物.

若A瓶燃烧的是聚氯乙烯塑料,在B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试纸变红,瓶内壁有水雾
试纸变红,瓶内壁有水雾
,C、D两瓶中发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CO2+Ca(OH)2═CaCO3↓+H2O
HCl+AgNO3═AgCl↓+HNO3、CO2+Ca(OH)2═CaCO3↓+H2O
.若A瓶中用的是聚乙烯塑料,则在C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2)(10分,除第④小题2分外,其余每空1分)在装潢、装饰和书写对联时,常用到一种“金粉”,已知这种“金粉”是由两种金属形成的合金粉末.三位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甲同学:取少量“金粉”放入燃烧匙中,用酒精灯加热,发现“金粉”变黑,立即将燃烧匙伸入盛有H2的集气瓶中,黑色粉末又恢复金黄色.
乙同学:取少量“金粉”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始终有红色固体不能溶解.
丙同学:通过定量实验测得一些数据,再计算出“金粉”中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4.
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与实验现象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甲同学的实验中金粉变黑:
2Cu+O2
  △  
.
 
2CuO
2Cu+O2
  △  
.
 
2CuO
化合
化合
反应
乙同学的实验中产生气体:
Zn+2HCl═ZnCl2+H2
Zn+2HCl═ZnCl2+H2
置换
置换
反应
②假设“金粉”是纯的黄金,在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中应观察到:甲
“金粉”始终不变色
“金粉”始终不变色
,乙
加盐酸时无现象
加盐酸时无现象

③在乙同学的实验中,若把稀盐酸换为AgNO3溶液,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AgNO3═Zn(NO32+2Ag
Zn+2AgNO3═Zn(NO32+2Ag
Cu+2AgNO3═Cu(NO32+2Ag
Cu+2AgNO3═Cu(NO32+2Ag

④丙同学的实验中,至少应该测量的一组数据是
ABC或ABD
ABC或ABD
(填下列选项的字母标号).
A.“金粉”的质量              B.“金粉”溶于盐酸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C.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         D.反应放出气体的体积和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目的进行了下列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精英家教网
设计实验:下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大家一致认为,
 
同学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不能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因的
 

进行试验:下面是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Ⅰ.甲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它的操作过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量筒供选用):①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
?②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
?③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
④甲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实验前原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
 

(2)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
 
(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3)该同学的第④步操作中测定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的方法是:
 

(2)乙同学选用容积为45mL的18x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收到良好效果.
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Ⅱ.实验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2)乙同学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反思应用:(1)甲同学的实验,不仅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还能得到剩余气体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2)乙同学的实验与甲同学相比,优点是
 
(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绵阳 题型:填空题

(1)市售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CH2CH2n]制成,有的是用聚氯乙烯[(CH2CHCl)n]制成,通过查阅资料可知:
(CH2CHCl)n+
5n
2
O2 
 点燃 
.
 
 2nCO2+nH2O+nHCl
其中n是上千或上万的数值;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有刺鼻气味,其水溶液即是盐酸;鉴别盐酸的方法是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①通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如果塑料袋点燃时有强烈的刺鼻气味,这种塑料袋可能是由______制成的.
②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来探究塑料燃烧的产物.

精英家教网

若A瓶燃烧的是聚氯乙烯塑料,在B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C、D两瓶中发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A瓶中用的是聚乙烯塑料,则在C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10分,除第④小题2分外,其余每空1分)在装潢、装饰和书写对联时,常用到一种“金粉”,已知这种“金粉”是由两种金属形成的合金粉末.三位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甲同学:取少量“金粉”放入燃烧匙中,用酒精灯加热,发现“金粉”变黑,立即将燃烧匙伸入盛有H2的集气瓶中,黑色粉末又恢复金黄色.
乙同学:取少量“金粉”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始终有红色固体不能溶解.
丙同学:通过定量实验测得一些数据,再计算出“金粉”中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4.
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与实验现象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甲同学的实验中金粉变黑:______,______反应
乙同学的实验中产生气体:______,______反应
②假设“金粉”是纯的黄金,在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中应观察到:甲______,乙______.
③在乙同学的实验中,若把稀盐酸换为AgNO3溶液,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④丙同学的实验中,至少应该测量的一组数据是_____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标号).
A.“金粉”的质量              B.“金粉”溶于盐酸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C.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         D.反应放出气体的体积和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实验时需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_______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二.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说明乙同学所得溶液呈____________性。对此现象,乙同学重复如上实验,得到同样结果。
【提出猜想】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
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猜想Ⅰ:氯化镁溶液使酚酞变红色;  
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________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乙同学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
【结论】镁与稀盐酸反应,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镁与稀盐酸反应,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拓展与延伸】(1)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可能显中性或弱酸性;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如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镁溶液显弱酸性,氯化钾溶液显________性。
(2)活泼金属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发现钠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由此可见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研究三. 金属活动性强弱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下图为镁原子、钙原子和钡离子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最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