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1)在A处能观察到两支蜡烛______(填序号)熄灭。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同时
(2)根据实验A的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因此在一般情况下CO2可用于______。
(3)在B处能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同时,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______。
【答案】A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灭火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1)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
(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
解:(1)由于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见两支蜡烛从下而上熄灭.
(2)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于灭火.
(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所以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塑料瓶变瘪,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1)A(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灭火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活动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I)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
(Ⅱ)小华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
(Ⅲ)小华提出了猜想①和猜想②,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
猜想①: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②: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③:黑色粉末A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査阅资料)铁的氧化物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物全部溶于水,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探究)
方案 | 实验操作 | 可能的现象 | 结论 |
① | 取适量黑色粉末A用磁铁吸引 | 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 | 猜想①正确 |
② | 取适量黑色粉末A用磁铁吸引 | 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 猜想②正确 |
③ | 取适量黑色粉末B加入足量稀盐酸 | 黑色粉末全部溶解 | 猜想②正确 |
④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猜想③正确 |
(反思评价)小娟认为方案②和方案③中得出的结论都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可生成猜想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微观示意图中,构成水的粒子可用_________(填序号)表示。
(2)下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与_______(填字母)化学性质相似。
②C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填字母)
④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的原子序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⑤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水蒸气,可通过盛有浓硫酸的F装置除去,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_____口通入(填“①”或“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发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红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含有和
猜想二: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只含有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猜想一,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小敏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与结论)小敏另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二,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氧化钙溶液并振荡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二正确 |
实验2:将实验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______ | _______ |
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钠离子______;
(2)熔点最低的金属______;
(3)3个氯分子______;
(4)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硅是计算机芯片的基本材料,但其导热性不好,而金刚石在导热性方面远超过硅,于是它成了芯片基本材料的最佳选择。目前已经可以用石墨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人造金刚石。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和硅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根据右图所示的原子结构分析原因是_____。
(2)以石墨为原料制得金刚石属于____变化,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分别向5g镁粉和铝粉中滴加足量稀硫酸
B. 分别用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 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箭常用偏二甲肼(C2HXN2).液态氢等作为燃料,而用液态氧.四氧化二氮(N2O4)等作助燃剂。下列有关偏二甲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B. 一个偏二甲肼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
C. 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8:2
D. 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