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探究小组用如图的实验来证明空气的组成.实验步骤是:先用夹子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里的物质;将燃烧匙插入集气瓶,并塞上塞子;燃烧完毕后,冷却,打开夹子.
(1)写出燃烧匙里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实验中的现象为
 
,打开夹子水进入
 
,约占
 

(3)如果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21%,这可能是哪几种原因造成的?
 

(4)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本实验可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什么?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瓶内的压强的变化等分析回答;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4)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根据水进入集气瓶,红磷熄灭等分析氮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解答:解:(1)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2)红磷燃烧是生成了大量的白烟,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打开夹子水进入集气瓶,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3)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21%,可能的原因有: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夹子等.
(4)根据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可知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该实验的现象:水并没有充满整个集气瓶;过量的红磷不能在其中继续燃烧,可推断氮气难溶于水和化学性质不与红磷反应的结论.
故答案为:(1)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2)红磷燃烧,生成了大量的白烟,集气瓶,空气体积的
1
5
;(3)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夹子等.(4)物理性质:无色、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氮气不与红磷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B、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间隔变大
C、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
 
 
 

(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a、b或c).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
 
(填“A”或“B”).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
 
,这是利用了氧气
 
的性质.
(4)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的原因是
 

(6)若选用A装置支取氧气,试验结束后,应先
 
,然后
 
,否则产生的后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我能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填序号).
(3)随着“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我国还将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4)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Na2CO3),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嘿嘿,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也能写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选择该装置的依据是
 
;收集氧气可选用装置
 
(填标号),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实验室中,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选择该装置的依据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氧气,⑥金刚石,⑦澄清石灰水,⑧臭氧,八种物质.(填序号)
(1)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按如图所示装置,在锥形瓶中盛浓硫酸,在分液漏斗中装入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你可观察到的现象
 
,为安全起见,稀释浓硫酸时,将
 
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
 
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NaOH溶液滴在pH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NaOH实际的pH比较
 
(填“偏低”或“偏高”或“相等”)
(3)对于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
 
(填“>”、“=”或“<”)2%的稀硫酸的pH.若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可采取的方法有(不发生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如图1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
 
来推断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
 
(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探究2:研究酸碱中和
如图2所示,小田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田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你根据学习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1)将固体碘放入酒精中形成溶液的溶质是
 

(2)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3)将铁粉放入过量硫酸铜溶液中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为
 

(4)饱和的石灰水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若水没有减少),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该反应的原理是:
 
,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溶液
 
(填“是“或“否”)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