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80g10%的NaOH溶液与20g15%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3%

B.12%

C.11%

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C是进行            操作装置中的一部分。

(3)若选用D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若D装置中盛有NaOH溶液,则可以除去CO气体中混有的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向装置A、B中别加入两种试剂都可以制得氧气,两个反应中用到的同一种试剂是              (写化学式),该试剂的作用         (填“相同”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氧化钠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药品,它是浅黄白色颗粒粉末。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水中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方程式:Na2O2+2H2O=2NaOH+H2O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

(1)区分水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导致溶液先变红再褪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甲同学“可能是无色酚酞溶液变质导致溶液褪色”;

猜想2:乙同学“可能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实验与结论】:

a:甲同学提出的猜想,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因为                            

b: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乙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变红后           

                         观察现象

溶液依然为红色

                      

 【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不同的猜想吗?如果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方案你将获得奖励分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猜想3:                                               

方案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            B.石油          C.氧气          D.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A.无色酚酞溶液       B.pH试纸       C.Na2CO3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生产时,可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施用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抑制杂草生长

D.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施用后可防治火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市售化肥硝酸铵的标签,根据标签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50Kg化肥中的含氮元素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