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通过测定了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

(1)由图1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稀盐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3)实验过程中,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但是忘了做标记,同学们通过设计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探究过程】
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的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或c处溶液,又设计了如表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①只产生白色沉淀该样品为b处溶液.
②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有Ca2+、H+
(4)如图2,同学们做甲、乙、两个中和反应实验的探究.
①甲实验恰好中和,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CaCl2(化学式).
②取乙反应后的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如图2丙,溶液pH的变化如图3,请计算该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18.5%(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分析 (1)根据溶液的pH变化情况来分析;
(2)考虑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根据反应原理来书写;
(3)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以及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有的反应物有剩余;合理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物质的组成情况.
(4)①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反应进行分析;
②反应后的溶液是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分析计算;

解答 解:(1)由图象可知,该溶液的pH由大到小,说明是向碱溶液中滴加酸,故填:稀盐酸;
(2)因为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3)【探究过程】
①根据图可知:a处的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的现象;故填: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②根据图可知:b处溶液为氢氧化钙与稀盐酸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钙中性溶液;而c处的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其中的阳离子是钙离子和氢离子,溶液显酸性,加入碳酸钠后,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当盐酸完全反应后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只产生白色沉淀
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Ca2+、H+
(4)①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恰好中和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故答案为:CaCl2
②由图可知,碳酸钠溶液的量到70g时,反应正好完成;氯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据题意,设参加反应的CaCl2的质量为x,则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6
 x     40g×26.5%
则$\frac{111}{x}=\frac{106}{40g×26.5%}$,解得:x=11.1g
该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11.1g}{60g}$×100%≈18.5% 
故答案为:
(1)稀盐酸;(2)Ca(OH)2+2HCl═CaCl2+2H2O;
(3)①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只产生白色沉淀
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Ca2+、H+
(4)①CaCl2.②18.5%.

点评 本题考查了碱的化学性质,学生应熟悉碱的通性,并能利用信息结合碱的性质来解决问题,(1)中反应与图象相结合,明确图象中曲线的变化是解答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水制盐.从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和氯化钙等杂质.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如下操作:a.加过量的Ba(OH)2溶液;b.加稍过量的盐酸;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d.过滤;e.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cdbe(填字母).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试剂氢氧化钡.
离子Na+Mg2+Cl-SO42-
浓度/g/L63.728.8144.646.4
(2)海水淡化.图1是一个简易的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装置.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的最简便方法是蒸干后没有晶体析出.

(3)海水制镁.浓海水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如上表.从浓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Ca(OH)2+MgCl2=CaCl2+Mg(OH)2↓.滤液X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有CaCl2、NaCl(填化学式).将MgCl2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结晶、熔融电解可制得金属镁.则2L浓海水理论上可得到金属镁的质量为57.6g.
(4)海水“制碱”.氨碱法制纯碱是先向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二氧化碳生成NaHCO3和NH4Cl,NaHCO3结晶析出,再加热NaHCO3制得纯碱.写出生成NaHCO3和NH4Cl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反应中生成NaHCO3和NH4Cl的质量比为84:53.5,NaH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请分析NaHCO3结晶析出而NH4Cl没有结晶析出的原因是生成的NaHCO3质量比NH4Cl多而溶解度比NH4Cl小,先达到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装置序号,下同).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A,收集装置应选用D或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碳和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请回答:
(1)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常见的碳单质,其物理性质相差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下列是有关C、CO、CO2三种物质的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可以燃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C.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
(3)以下是常用的实验装置图:

①装置B或装置C都可用来制二氧化碳,其中装置C的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CO2通入E装置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③若用D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b(填“a”或“b”)端通入.
④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g和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蒸发食盐水
B.
 滴管的使用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名称为F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
D.该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g和94.4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
(1)铝是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1所示,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3)氮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氮化铝的化学式为AlN;
(4)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导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