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同学探究酸碱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对应实验现象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溶液变红色 B.
乙溶液变黄色
C. 丙出现白色浑浊 D.
丁生成白色沉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表示:
(1)5个氦原子_____;(2)亚铁离子_____;(3)乙醇分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1)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如下:
①在高温条件下废渣粉末中加入NaCl和空气,其中的CuS转化为CuCl2 和Na2S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③ 操作3的名称是__________。
④ 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如图A、B、C、D、E五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相邻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与B发生置换反应,B的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提示:Fe3O4可看成FeO·Fe2O3,)
① A的化学式__________(任写一个)。
② 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
③ E的用途是__________。
④ D与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冬天捞碱的“碱”指Na2CO3,夏天晒盐的“盐”指NaCl。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Cl
猜想三:Na2CO3和NaCl
(实验探究)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稀HNO3 |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①猜想_____不成立 |
实验二 | ②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 | ③_____ | 猜想三成立 |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10.00g做了如图1所示的补充实验。
(1)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
(2)装置A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
(3)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0.44g,则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向6g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求: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
②M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填化学式)。
③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 Ag的活动性顺序。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H)>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__;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贺州市昭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 二氧化硫浓度 B. 氮气浓度 C. 二氧化氮浓度 D. PM2.5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发生在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破碎 B. 冰川融化 C. 木炭燃烧 D. 酒精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