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量筒量取7.65mL水
B. 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C. 滴瓶上的滴管使用过后无需用蒸馏水清洗,直接放回原滴瓶
D.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再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A B C D E F
(1)A实验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改进措施是_____;
(2)B实验探究了分子的性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了______;
(3)C实验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
(4)图D是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实验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实验前未将橡胶管夹紧 b.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c.实验前导管中未加满水 d.红磷的量不足
(5)C是过滤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6)F实验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其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相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
B. 10.0mL酒精与10.0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0.0mL
C. 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D.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相城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铜做导线是利用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_性。
(2)碘酒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3)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煤炭燃烧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相城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N2和CO2 B. 用稀盐酸区别粉末状的铁粉和炭粉
C.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 D. 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与氯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相城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B. 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柱上升—原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相城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甘蔗榨汁 B. 白醋挥发 C. 水果腐烂 D. 茶杯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 滴加液体 B. 取用固体粉末
C. 点燃酒精灯
D. 闻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宁德市2019届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X、Y、Z是三种初中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转化,如图。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若Y为O2,则X和Z可分别为CO和CO2
B. 若Y为C,则X和Z可分别为CO2和CO
C. 若Y为H2O2,则X和Z可分别为H2O和O2
D. 若Y为Fe,则X和Z可分别为Ag和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