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日常生活中,时刻离不开溶液,腌咸蛋用的盐水是氯化钠溶液,其溶质是食盐,溶剂是水;医用2%的碘酒溶液,其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溶液包含溶质和溶剂.被溶解的物质是溶质.能溶解溶质的物质是溶剂.

解答 解: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形成的.碘酒溶液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
故答案为:食盐;水;碘;酒精.

点评 只要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0.8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3.2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和H2B.该气体一定含有H2和CO
C.该气体可能含有CO和CH4D.该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城市中不同场所CO2含量的高低,他们实验步骤和数据如下:
a.配制测试试剂:
编号取样
地点
取样时间抽气次数
1操场17:3016
2居民区9:108
3居民区13:157
4居民区17:555
5公园12:357
6车站16:454
7酒店17:505
取烧杯一只,加入蒸馏水,滴加酚酞溶液1~3滴,边搅拌,边滴加稀氨水(一种碱溶液),直到溶液变红色,将溶液倒到细口瓶中密封保存.
b.选定测试采样点(选定的测试采样点见表).
c.CO2的相对含量的测定:
用50毫升医用注射器吸取上面配制好的溶液10毫升,在一个采样点抽气到50毫升刻度线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的吸入口,用力震荡注射器2~3分钟,然后将注射器的吸入口向上,小心地将剩余气体排出.继续上述操作,直到注射器内的溶液红色恰好褪去.在表中记下抽气的次数.
d.同一天,在其它选定的采样点,用相同的方法操作,进行测定,记录下抽气的次数.(三次居民区的采样点是同一地点)
e.处理数据,并以操场空气中CO2的含量为标准值进行对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时,注射器中溶液的pH 变小,当注射器内的溶液红色恰好褪去时,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盐.(选填“酸”、“碱”或“盐”)
(2)根据以上测试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哪个场所的CO2含量最高车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是某试剂瓶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8%的稀盐酸100g,需要这种浓盐酸的体积约为42.4mL
(2)某同学想测试一包含有杂质的碳酸钙固体的纯度,取该固体8g,加入以上配制的质量分数为18%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气体的质量为2.2g,试计算该包固体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Cl-3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如图是学校实验室中硫酸试剂的标签,请阅读后计算下列试题.
(1)该硫酸未开启前溶液质量为多少克?(盛装瓶子除外)
(2)欲配制6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稀硫酸,需这种硫酸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与加入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向烧杯里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然后向一只烧杯里加入一定质量的镁,向另一只烧杯里加入等质量的铜铝合金,两烧杯中的反应恰好完全,且天平仍保持平衡,铜铝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是(  )
A.1:3B.1:2C.3:4D.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硫酸铜溶液中含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等微粒,是什么微粒使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我们知道蒸馏水、硫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均为无色,由此推断使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微粒是(  )
A.硫酸根离子B.铜离子
C.水分子D.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