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示意图:

(1)该反应属化合反应类型(化合、分解),其过程中变化的粒子是(填名称,下同)一氧化碳分子、氧分子,不变的粒子是碳原子、氧原子.
(2)一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用分子原子点观点解释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分析 (1)根据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合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结合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该变化是实质是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分子分成碳原子和氧原子,然后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其过程中变化的粒子是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分子;不变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他们的化学性质不同;由于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故答案为:(1)化合;一氧化碳分子;氧分子;碳原子;氧原子;(2)不同;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实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默默同学在一个趣味实验活动中发现(如图):下列四组药品都能让装置上的气球鼓起来.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四组实验中气球都能鼓起来原因的共同点是装置内的气压变大
(2)广口瓶内加入第③组药品时,观察到气球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是开始气球膨胀;后来气球恢复原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5号载人飞船由长征火箭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实现啦!火箭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在此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A.密度最小,供呼吸B.作燃料,助燃
C.助燃,支持燃烧D.密度最小,作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装置用代号表示,若所选装置不止一种,则应填全)

(1)编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铁架台.
(2)实验室制氧气常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B,收集装置是DE.
(3)实验室通常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则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
(4)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生成氢硫酸,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用B,收集装置最好选用F、G、H中的H,原因是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硫化氢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烟草中含有对健康危害(尼古丁),其化学式为C10H14N2,试计算:
(1)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1个尼古丁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
(2)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162;
(3)尼古丁中各元素的质量比60:7: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工业制纯碱,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获得碳酸氢钠晶体,它的反应原理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
NH3+CO2+H2O=NH4HCO3     …①
NH4HCO3+NaCl(饱和)=NaHCO3↓+NH4Cl   …②
将所得碳酸氢钠晶体加热分解后即可得到纯碱.请回答:
(1)工业所制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其原因是结晶析出的碳酸氢钠晶体表面沾有从溶液中带出的少量氯化钠.
(2)现有甲、乙两组的学生,欲测定某工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设计并完成实验如下.

甲组:取10.00g样品,利用上图所示装置,测出反应后装置C中碱石灰的增重为3.3g.
乙组:取10.00g样品,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直至样品中无气泡冒出,加热蒸发所得物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反复加热、冷却、称量,直至所称量的固体质量几乎不变为止,此时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0.99g.
请分析、计算后填表:
分析与计算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对实验结果的评价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对结果的影响
甲组79.5%失败加入的稀硫酸没有完全将碳酸钠反应掉,且没有冷却至室温,部分二氧化碳存在于装置内,没有被C装置内的碱石灰所吸收,造成测量结果偏小
乙组99.6%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课外小组同学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
(1)【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反应过程中均有氧气放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一种工业上制玻璃的原料.
②CO2能与碳酸钠水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O2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不溶解.

【设计方案】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装置,老师指出,应在M点前增加下列C装置(如图2),才能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论.
(2)实验过程: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K1、K2关闭;
②向装置中分别加入所需药品.
③实验时,先打开K2,关闭K1,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处,一段时间后,关闭K2,再打开K1,再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处.
④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
(3)实验分析: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吸收除去未充分反应的CO2.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与Na2O2发生反应,原因是水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
(4)实验反思:
丙同学认为:应进一步证明CO2与Na2O2反应生成新物质.他补充的实验是:取Ⅲ中反应后所得固体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丁同学认为:丙同学实验时应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否则不能证明CO2与Na2O2反应,其理由是Ⅲ中固体含有未反应完全的Na2O2,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O2,不能确认Na2CO3的存在.
戊同学认为:在实验中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可以省去M点前增加的装置,你觉的合理吗?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从菜场买了一斤鸡蛋,放入水中煮,发现有的鸡蛋壳会破裂有的不破裂.她想:蛋壳的抗裂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了解到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分别将破裂的蛋壳和不破裂的蛋壳洗净、烘干、研碎,称取两种蛋壳;
②将蛋壳分别放进两份足量的稀盐酸中;
③充分反应,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足量的某一溶液中(如图);
④再测出反应后产生沉淀的质量.
(1)对两种蛋壳,小明要控制的是蛋壳质量相同;
(2)从实验设计上看,小明的猜想是:蛋壳的抗裂强度可能与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有关;
(3)③中“某一溶液”应该是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常用如图甲装置来制取氧气:

(1)如用B装置来制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用A装置加热某暗紫色固体制氧气,符号表达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需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3)如用C装置收集(2)中产生的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⑥④⑤③①(填编号).
①熄灭酒精灯      
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③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④将导气管口伸入集气瓶口
⑤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⑥观察到导管口出现连续而均匀的气泡
(4)小明打算测定实验产生的氧气的体积,如图乙,请你选出他应该使用的装置c(填编号),如果所选装置中的集气瓶中先未装满水(瓶中水的体积仍大于产生的氧气的体积),对测定的结果有无影响无(填“有”或“无”).
(5)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请选择合适的制取装置AD(在A~E中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