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两瓶分别盛有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当两种气体相结合,会看到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氮肥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没有改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猜想】
猜想1 | 猜想2 | 猜想3 |
只有CO | 只有________ | 含有CO和CO2 |
【设计实验】 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 观察到________(填序号)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 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E装置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
(1) 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 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装置E中玻璃管内的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
Ⅰ.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 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 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 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
【数据处理】 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
实验 人员 | 红色 固体/g | 剩余红色 固体/g | 实验结论 |
甲 | 7.2 | 3.2 | ① __________________ |
乙 | 4.08 | 2.48 | ② 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 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 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 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如图所示,“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五环”中已有的3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
(2)甲、乙分别是O2、Fe2O3、稀盐酸、Ca(OH)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其中,C与甲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物质乙为__________。
(3)“五环”中的物质Fe可以替换成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是常见篮球架的示意图。
﹙1﹚图中所标物质玻璃钢、涤纶、钢分贝属于_______ 材料、________ 材料、_______ 材料(填“金属”“合成”或“复合”)。
﹙2﹚钢和生铁属于同一类材料,但性能存在差异,原因是______;钢能制成篮球架的形状,说明其具有的性质是____。
﹙3﹚使用久了的篮球架,表面的油漆脱落,钢被腐蚀,原因是钢与空气中的_____接触而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中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酸溶液来清除水垢。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他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0 g水垢中(假定水垢中杂质不与酸反应),并将产生的CO2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性),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一项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相应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Ba(NO3)2、NaCl、NaOH、Na2SO4、Cu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固体中一定有Ba(NO3)2、NaOH、CuSO4 和Na2SO4
B. 沉淀 A 中一定有Cu(OH)2 和BaSO4
C. 溶液 B 中一定有NaOH 和 Na2SO4,一定没有CuSO4
D. 原固体中一定没有 NaCl和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固体溶于199.2克水中配成溶液,,完全溶解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6克沉淀,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56.8克,试计算:
①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②原混合固体的质量;
③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图一实验中水下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若将充满氧气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可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3)由以上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