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用化学观点解释下列成语,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杯水车薪:不能将温度迅速下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木已成舟: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逐渐降低生铁中碳、硅等含量

分析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据燃烧的条件进行灭火,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生铁和钢含碳量不同.

解答 解:A、花香四溢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香味.
B、杯水车薪:说明不能将温度迅速下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把木头造成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炼钢就是减少生铁中的含碳量.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解释成语的含义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包含的实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实验小组为研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组成做了以下实验:充分加热10.0 g样品至恒重,剩余固体质量为6.9 g.查阅资料已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 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配制100克10%的氯化钠溶液:
(1)需氯化钠固体和水各多少克?
(2)需20%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加热A物质需要5分钟放出氧气,加热A与物质B的混合物只需要2分钟就能放出氧气,则下列有关物质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催化剂B.一定不是催化剂
C.一定改变了A的分解速率D.有可能发生分解产生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用铜丝做导线B.用氧气急救病人
C.用液氢做火箭燃料D.用煤炭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①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a试管和b试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②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③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混合物通过溶解、过滤、蒸发能分离的是(  )
A.水和酒精B.二氧化锰和氯化钠
C.硝酸钾和氯化钠D.碳酸钙和泥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在①干冰 ②氧化钙 ③氧气 ④水 ⑤硝酸钾 五种物质中:
(1)最常用的溶剂是④.  
(2)能做干燥剂是②.
(3)用于潜水、医疗救援的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