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的装置有洗气,储气等多种用途.
(1)如图瓶内装满空气,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则从
 
端进气;
(2)如图瓶内装满水,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从
 
端进气;
(3)如图瓶内装满水,若要测定进入瓶内气体的体积,则从
 
端进气;
(4)如图瓶内装一半水,若要给病人输氧,则氧气从
 
端进气.
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本身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此题中所用装置有多种用途:收集气体、储存气体、测量气体体积、洗涤气体等.
解答:解:(1)收集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收集时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从b端进入恰好符合;故填:b;
(2)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当瓶中装满水时,收集气体应该从a端进;故填:a;
(3)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当瓶中装满水时,收集气体应该从a端进;故填:a;
(4)给病人输氧时,氧气从b管进入,a端连接病人鼻孔,故填:b.
点评:本题中此装置的用途比较多,可用来洗气、贮气、给病人输氧时用来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等等,每种用途的进气口都不一样,要区分清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
A、液氧B、二氧化碳
C、过氧化氢D、高锰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
A、验证铝和镁的活动性:2Al+3MgSO4=Al2(SO43+3Mg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2+Ca(OH)2=CaCO3+H2O
C、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4P+5O2 
 点燃 
.
 
 P2O5
D、铝制品耐腐蚀:4Al+3O2=2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习化学知识时,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功能等将知识分类.
请根据除污垢的原理将下列方法分类
①用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渍      ②用肥皂洗衣服
③用洗发露洗掉头发上的油污      ④汽油将衣服上的油漆洗掉
⑤用炉具清洁剂洗刷炉具          ⑥用厕所清洁剂除去马桶里的水垢
分类标准:(1)
 

所选选项:(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常用的两套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
 
 
 

(2)安装仪器时,铁夹应夹持在试管
 
,试管口应
 

(3)若检验集气瓶中是否装有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
 
;若检验集气瓶中是否已集满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
 
.还可以用图中
 
(填C或D)收集氧气.
(4)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用A装置进行实验时,试管口应放
 
,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绝大多数古代青铜器和铜器上都有绿色斑点,这些绿色斑点是铜长时间和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铜绿[Cu2(OH)2 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分解生成三种物质.为探究铜绿受热后生成的物质,小莉同学从某种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进行实验.
①连接装置如图,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干燥后的铜绿放入试管A 中加热.
(l)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取少 量黑色固体放人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变成蓝色溶液.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有
 

(3)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小莉同学认为铜绿分解产物中有水,但小明同学认为这还不能作出确切的推断.若要推断铜绿产物中是否有水,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3P+2O2
 点燃 
.
 
2P3O2
B、2CO+O2
 点燃 
.
 
2CO2
C、2Cu+O2
  △  
.
 
CuO
D、Mg+O2
 点燃 
.
 
Mg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氧气极易溶解于水,使水中生物能生存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D、氧气能够供给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铝制品抗腐蚀性好,是因为铝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
 
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里面的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