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等奖牌6000枚所需黄金13.04吨、银1.34吨和电解铜6.93吨. 
(1)这几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铜>银>金.只需用一种AgNO3溶液(请填写化学式)就可以证明上述判断是正确的.判断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u+2AgNO3═Cu(NO32+2Ag.
(2)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铁合金,但它们的金属特性却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和组成不同.
(3)将铁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后,取固体加入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得固体中一定有铁、铜和银;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Fe(NO32(写化学式),可能存在的物质有Cu(NO32、AgNO3(写化学式).

分析 (1)根据银、铜、金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判断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所应处的位置;利用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原理,选择合适的试剂;
(2)根据钢和生铁的区别考虑;
(3)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铁>铜>银,铁能与硝酸银、硝酸铜依次发生反应,因此,滤渣中加入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铁一定有剩余,没有气泡冒出,铁一定完全反应来分析.

解答 解:(1)根据银、铜、金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铜>银>金,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可以选择硝酸银来检验,铜和硝酸银反应,而金不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2)生铁含碳量2%-4.3%,钢含碳量0.03%-2%,不锈钢中还含有铬、镍等,所以不锈钢好更耐腐蚀,所以含碳量和组成不同;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铁>铜>银,则会有铜或银被置换出来;因为过滤后往滤渣中加盐酸,铜 铁 银中只有铁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气泡.所以滤渣中有铁.故滤出的固体必有铁、铜和银,因为铁会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置换出其中的银与铜,所以滤液中就不能再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了,只有硝酸亚铁.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没有气泡冒出,说明铁一定完全反应,故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硝酸银也一定和铁反应,对于硝酸铜是否反应以及硝酸银是否有剩余无法判断.
故答案为:(1)铜>银>金;AgNO3;Cu+2AgNO3═Cu(NO32+2Ag(2)含碳量;组成(3)铁、铜和银;Fe(NO32;Cu(NO32、AgNO3

点评 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对于解答本题是必要的,也是解决此类有关金属的实验推断问题的基础,在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再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同学配置溶液需10g氯化钠固体,调节好天平后开始称量,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加药品B.调节平衡螺母C.减少药品D.加砝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蒙牛”加钙纯牛奶B.“花冈岩”岩石
C.洁净的空气D.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写出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氢氧化铁Fe(OH)3;碳酸钠Na2CO3;AgNO3硝酸银;KCl氯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2015年3月28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题,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将继续聚焦当前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发出“能见蔚蓝”的倡议.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汽车限购限行B.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的秸秆
C.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D.禁止燃放烟花炮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2P+5O2 $\frac{\underline{\;点燃\;}}{\;}$  P2O5B.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C.2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 2H2O+O2D.H2SO4+NaOH═Na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装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5、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现象Ⅰ无明显变化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无明显变化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有气泡产生;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2NaOH+CaCO3↓;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CaCl2溶液;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CaCl2 和NaOH反应生成Ca(OH)2,氢氧化钙是微溶物,在溶液中也产生沉淀.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一是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二是可以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3)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加热煮沸;
(4)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5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体积是30mL;
(5)“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B(填字母).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2013年6月3日吉林某镇禽类加工厂,由于失火引起冷冻用液氨泄露,并发生爆炸,致使121名员工死亡的特大事故.已知用于冷冻的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有毒.当空气中浓度达到16%-25%时遇明火会与氧气反应发生爆炸,生成水和氮气.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同时生产氯化钙和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原理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由此得到的启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不能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2)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择上图中的B装置(填字母符号),用G装置收集氨气时氨气从a端进气(填“a”或“b”).
(3)写出氨气在空气中爆炸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反应基本类型置换反应,若氨气泄露应采取的逃生方法是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立即逆风逃生.
(4)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C装置制取氢气,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