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方程式的写法写出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根据反应物的状态推出发生装置;
(2)实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未变浑浊,可以从反应物盐酸是否过浓,使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气体;或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早已反应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物是氯酸钾,生成物是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条件是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即可,氧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制取气体时,反应条件是不需要加热,如果反应物状态是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时,反应条件需要加热,氯酸钾属于固体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故填:B;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本实验中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现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则可能是反应物盐酸过浓,使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气体或澄清石灰水变质等.
故填:盐酸浓度太大或澄清石灰水变质等(合理即可).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了解发生装置的选取方法,熟记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金属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金属原子间间隔较小 | |
B. | 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 |
C. | 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得更旺--是因为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
D. | 氢气燃烧后的生成物只有水--说明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操作③、④两步顺序可以颠倒 | |
B. | 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有三种成份的物质 | |
C. | 操作①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 |
D. | 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柠檬 | 糖水 | 牙膏 | 牛奶 | |
pH | 2~3 | 7 | 8~9 | 6~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离CO2、CO混合物时,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该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 | |
B. | 只用一种试剂无法把稀盐酸、BaCl2溶液和KNO3溶液三种溶液区别开 | |
C. | 要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稀盐酸可加入过量的CaCO3充分反应后过滤 | |
D. | 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KOH、Na2SO4、CuSO4、MgCl2鉴别出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