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A选项错误;B、如果闻气体的气味时,在瓶口轻轻地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B选项错误;C、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选项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地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选项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物质组成的表示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3个氮分子________ ;②铵根离子________ ;③氦气________ ;

④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 ⑤2个铝原子________ ;

⑥硫酸镁________ ;⑦3个磷酸根________ ; ⑧四氧化二氮________ ;

(2)写出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的符号:

①水________;②氨气________ ;

③水银________ ;④氢氧化钙________ 。

3N2NH4+He 2AlMgSO43PO43-N2O4H2ONH3HgCa2+、OH- 【解析】 (1)①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氮分子表示为:3N2; ②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3原子的构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襄阳带到西藏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的(   )

A. 分子个数增多 B. 分子质量增大   C. 分子间隔增大 D. 分子体积变大

C 【解析】 A、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不是个数增多,错误;B、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不是分子质量增大,错误;C、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正确;D、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H4)2SO4和K2SO4两种化肥

加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

B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C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

加适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鉴别N2和CO2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A、(NH4)2SO4属于铵盐,铵盐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K2SO4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现象,此选项正确;B、稀盐酸虽然能把碳酸钠除去,但也能把氢氧化钠除去,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错误;C、铝粉虽然能把CuSO4除去,但产生硫酸铝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错误;D、N2和CO2都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都熄灭,此选项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 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 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B 【解析】 A.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A选项正确;B.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B选项错误;C. 铼的元素符号是Re,C选项正确;D.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D选项正确。故选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铁元素 B. 铝元素 C. 氧元素 D. 硅元素

B 【解析】 试题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三位:氧、硅、铝,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陇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吸附;③消毒;④蒸馏,其中没有用到的是_____。(填序号)

(2)用自来水烧水的水壶底部,容易形成水垢,水垢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来清除,这种调味品是_____。

(3)为了防止人体缺碘,市售食盐中添加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并在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宜高温烹煮”。碘酸钾与氯酸钾性质相似,试写出碘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④ 。 醋 。 2KIO32KI+3O2↑ 。 【解析】试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一般用不到蒸馏。 (2)自来水烧水的水壶底部,容易形成水垢,水垢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来清除,这种调味品是食醋; (3)碘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碘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IO32KI+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实验题

(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设计)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研究讨论后,采用燃烧方法除去氧气后,测定剩余气体的体积。但首先需要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1)要能确保消耗其中的氧气,使气体的体积减小,选择什么样的药品就显得很重要。他们应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填编号)______________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2)药品的取用量也有相应要求。你认为取用量应达到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

(3)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

(4)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

(5)集气瓶中所选择物质燃烧反应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不溶于水,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发生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而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于是他们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C)。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迅速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6)此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组A同学用镊子从容器中取出白磷后,准备在滤纸上切割时,B同学立刻阻止了他,指出他的操作不正确,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红磷过量; A; 装置气密性; P+O2P2O5; 防止产生的五氧化二磷被吸入至呼吸道; 测定结果更加精确; 防止白磷在空气中切割时引起自燃,造成实验危险 【解析】 (1)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气体二氧化碳,硫粉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硫,木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硫,这些物质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产物均为气体,而红磷燃烧的产物为固体五氧化二磷,消耗掉氧气后能使瓶内外产生压强差,将水压进集气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食醋是对身体有益的调味品,其有效成分是乙酸(CH3COOH)。回答:

(1)乙酸中的__________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一个乙酸分子含有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

(3)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O840% 【解析】 (1)根据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分析;(2)根据乙酸的分子结构来分析;(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由题干信息可知,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乙酸分子中共有2+4+2=8个原子; (3)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