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4
5
的结论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工业制法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解答;
B、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带来的危害进行解答;
D、根据工业上氧气的制备原理进行解答.
解答:解:A、空气中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A正确;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1
5
的结论,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
D、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不同,所以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故D正确.
故选:B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性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工业上氧气的制备原理等,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根据仪器图形,用仪器编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用于洗涤玻璃仪器的用具是
 
;②用作热源的仪器是
 
;③可盛放反应物作反应仪器的是
 
;④用于盛放和贮存液体试剂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O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O2可用于炼钢
B、O2、CO2中都含有氧分子
C、O2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D、CO2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我能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①铜元素
 
; ②镁元素
 
;  ③硫元素
 
;  ④锰元素
 

(2)标出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①KClO4
 
;②KClO3
 
;  ③KClO
 
;   ④KCl
 

(3)我能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①氟化钠
 
 ②硫酸
 
③氯化镁
 
;④五氧化二磷
 

(4)我能写出下列各化学式的名称:
①Fe2O3
 
; ②K2S
 
;③SO2
 
;④FeCl3
 

(5)用相应的化学符号表示:
①两个铁原子
 
;  ②四个氮原子
 

③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  ④三个硫酸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年1月第三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2)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填序号)
A.CO2+H2O═H2CO3               B.6CO2+6H2O
 光照 
.
 
C6H12O6+6O2
C.CO2+C
 高温 
.
 
2CO               D.CO2+2NaOH═Na2CO3+H2O
(3)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2CO2+6H2=4H2O+X,则X的化学式为
 

(4)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序号).
A、改造或陶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E、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用容积为 30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引起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  )
①试管外壁有水;②试管口向上倾斜;③试管底部跟酒精灯芯接触了;④试管质量不好;⑤试管里药品太多.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铅B、石墨C、木炭D、金刚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CO、CuO、CaCO3中一种或两种物质反应后能产生CO2的反应有(  )
A、2个B、3个C、4个D、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