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已知 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7(填>、=、<).
(2)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 (1)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反应已完全,故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盐酸有剩余.盐酸是酸,酸的ph值<7;
(2)图中A点时溶液中碳酸钠全部反应,根据盐酸溶液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可求得碳酸钠的质量;
(3)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HCl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即可.

解答 答:(1)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反应已完全,故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盐酸有剩余.盐酸是酸,酸的ph值<7;故答案为:<;
(2)解:73g10%的稀盐酸中含HCl的质量是:73g×10%=7.3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73   117   44
x       7.3g   y    z
∴$\frac{73}{x}=\frac{73}{7.3g}=\frac{117}{y}=\frac{44}{z}$,
解之得:x=10.6g,y=11.7g,z=4.4g;
(3)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20.4g-10.6g)=21.5g,
烧杯里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0.4g+73g-4.4g=89g,
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21.5g}{89g}$×100%≈24.2%.
答: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2%.
故答案为:(1)<;(2)10.6g;(3)24.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C.煤气泄漏遇火爆炸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该石灰石样品10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2.2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许多的化学知识.
(1)氢气球在空气中迅速上升,由此说明氢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
(2)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3)喝茶时,常用金属网将茶叶和茶水分开,其操作名称是过滤.
(4)铁制品易生锈,请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措施: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我国铁矿石资源比较丰富.某钢铁厂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炼铁.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291.65吨.需要赤铁矿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镁条是银白色固体,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的氧化镁粉末,镁的密度为1.7g/cm3,熔点为648.8℃,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上述叙述中:属于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固体,密度为1.7g/cm3,熔点为648.8℃;
属于镁的化学性质有:具有可燃性,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可判断镁条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有:生成一种白色的氧化镁粉末.
(2)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核内质子数为49,核内中子数为66
(3)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題: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1  H

1.008
      2  He

4.003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O3
(3)第二、三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至右所遵循的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由1个依次增加到8个(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3H5OxNa.已知该化合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请计算(只写出结果):
(1)X=2;
(2)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frac{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不可燃、不助燃、比较稳定 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frac{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不需酒精灯点燃红磷,节约能源(或不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造成装置漏气,实验误差小).
(4)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2.但在实验所得数据中略小于该值.针对这一现象推测原因,你认为不可取的是D
A.生成氧气一端的装置气密性不好
B.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溶解的氧气比氢气稍多
C.连接生成氧气一端的电极被氧气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