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以通过蒸发溶剂方法获得粗盐,可用此方法提纯氯化钠的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
(3)若用10%的NaCl溶液来配制100g 0.9%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91g.

分析 (1)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进行分析解答;
(3)结合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填:肥皂水;煮沸;
(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粗盐,故填:蒸发溶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
(3)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g×0.9%=(100g-x)×10%   
x=91g.
故填:91.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结晶的原理、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与硬水的转化方法、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可能还有Na2CO3、Na2SO4,为检验所含杂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滴入稀盐酸继续滴入氯化钡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根据实验过程,预测最后的实验现象,且对Na2SO4判断均正确的是(  )
A.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Na2SO4
B.先没有沉淀,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含有Na2SO4
C.无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没有Na2SO4
D.无论有无白色沉淀生成,均可能有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公司研制出的T恤衫,能利用特殊面料加快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度.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B.熔化C.升华D.汽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将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7g放入烧杯中,加100g水完全溶解,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CO2的溶解忽略不计),总质量为164.8g.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20 40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36.0 36.6 37.3 38.4 39.8 
 KCl 27.634.040.0 45.5 51.1 56.7
(1)在0~20℃时,KCl的溶解度<(填“>”或“<”)NaCl的溶解度;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3)20℃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A~E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C与D;
②下列操作能使E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是bc(填字母序号).
a.加入2g KCl   b.加入100g 100℃的水    c.降温至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AgNO3、Cu(NO3)、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并充分反应,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往滤渣中加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锌、硝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写一个即可);若往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的是铁、银、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eB.N2C.HD.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奇妙的物质世界在不断变化,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B.使用稀盐酸除铁锈
C.节日燃放礼花D.白炽灯通电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