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概念中,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  )
A、纯净物混合物
B、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C、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分解反应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
专题:概念关系型
分析:A、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分析判断;
B、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联系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所以二者是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
B、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两个平行的概念,两者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
C、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但是有的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甲烷的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前者不一定包含后者,故选项错误.
D、化学反应又叫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前者一定包含后者,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明确常见化学概念的特征,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硫酸亚铁中混入硫酸铜,先加入
 
然后再
 
,可以通过一步反应除去杂质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
A、填充二氧化硫
B、填充氮气
C、填充二氧化碳
D、抽成真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Cl-、OH-
B、H+、Ca2+、CO32-、NO3-
C、Cu2+、K+、SO42-、NO3-
D、Na+、HCO3-、OH-、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金属1.2克溶于盐酸产生0.1克氢气,金属变为二价阳离子,该金属为(  )
A、铝B、镁C、锌D、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
A、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
B、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浸入待测液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于pH试纸上,马上观察
D、pH试纸浸液后过一会儿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选项中能用改图示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  )
A、2CO+O2=2CO2
B、C+O2=CO2
C、CO2+C=2CO
D、S+O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是属于溶液的是(  )
A、蒸馏水B、碘酒
C、石灰浆D、植物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滴加了36.5g稀盐酸.(结果保留小数点一位)
(1)配制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
 
mL.(ρ水=1.0g/mL)
(2)求: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