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解析】酸雨是由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引起的,A错;但二氧化碳与水结合也形成酸性的碳酸,遇紫色石蕊变红C错;二氧化碳固体升华吸热,B对;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本身无毒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图是甲和乙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

(1)图1所示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的混合溶液,为了得到纯净的甲物质,往往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

(3)5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固体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后,恢复至50℃,其结果如图2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①中溶解的是甲,烧杯②中溶解的是乙;

B.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

D.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

A.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分子间有间隙

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D.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下列四套实验装置制取CO2气体,由于装置错误导致可能收集不到CO2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错误的是

A.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B.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

C.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D.都能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      )

A. 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B. 多用煤发电少用风力发电

C. 把还未用完的作业本烧掉        D.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A、B、C是单质,甲、乙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      (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Mg + CO2  点燃  C + 2MgO

B.CO2 + H2O === H2CO3

C.NaOH + HCl === NaCl + H2O

D.CaCO3  高温  CaO +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