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A.冰水混合物B.可燃冰C.干冰D.液氮

分析 根据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带走大量的热,故可用于人工降雨.
故答案选C.

点评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的研究.
图1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1)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得电子;
(2)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表达式(文字或化学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或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3)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
(4)为了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该注意装置不漏气,红磷足量(写两点即可)
(5)某同学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水面上方空间容积为100mL)
组别12345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202119202218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中操作,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将块状胆矾研磨成粉末状B.电解水获得氢气和氧气
C.铁粉溶解于稀硫酸D.点燃酒精灯加热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反应原理制取氧气,选择的装置也有所不同,请填写:
药品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H2O2溶液、MnO2①B③D或F
KMnO4②A
(2)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②③(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3)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发生了如下反应:4HCl(浓)+MnO2$\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选填“反应物”、“催化剂”、“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表示了碳和含碳化合物间的转化,其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
②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处点燃的目的是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③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d(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反应开始后通入2.8g一氧化碳可生成6.4g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以防止铜被氧化
④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为了更精准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同学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镑的原理设计如图实验装置.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80.054.5126.0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O2+2H2O=2Fe(OH)2
(2)根据表4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2%(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
①避免了燃烧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空气外逸;
②避免了红磷燃烧导致导致的热胀冷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甲同学和乙同学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和验证.
(a)可能是氢氧化钠 (b)可能是碳酸钠 (c)可能是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
(1)甲同学向所取少量粉末中滴加一种溶液后,排除了(a)的可能性.请你推测他所加的试剂和观察到的现象.
(2)乙同学提议用酚酞溶液来鉴定,你认为可行吗?如果可行说明原因,若不可行,请你设计一种方案来进行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后,知道钾、钙、钠金属活动性特别强,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他想镁紧排在钠后面,它是否也能与水反应呢?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镁条,用酚酞指示剂.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

【反思与总结】
(1)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热水发生反应.
(2)小明发现B试管放置空气中一会儿溶液的红色会褪色,这说明溶液的碱性减弱了.于是他大胆作出了一个猜想并设计了验证方案:
猜想验证方案
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从而导致从溶液碱性的减弱.将腿色后的溶液加热,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小明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镁条在热水中无现象,但当他想到买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时,便有了解释.他的解释是镁条表面覆盖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导致反应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