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

A. 向稀硝酸中加水

B. 双氧水分解

C.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金属

D. 向稀硫酸中滴BaCl2溶液

C 【解析】 A、硝酸中加水酸性减弱pH变大,但不会大于7,故此选项错误;B、双氧水分解时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会增加氧气的产量,只会加速反应的速度,所以加入催化剂之后反应所需要的时间更短,故此选项错误;C、等体积等浓度稀盐酸溶质的量相等,三种不同的金属足量时会生成等量的氢气,所用金属的质量不同,根据对三者与酸反应的生成氢气的方程式进行分析可知,生成同量的氢气铝用的最少,铁用的最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4.3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练习 题型:填空题

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设备A 的名称:________;产品B和C 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

(2)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应用化学原理分析,工业炼钢时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

高炉 生铁 钢3CO+Fe2O3 2Fe+3CO2防止引入其他杂质 【解析】 (1)工业上炼铁的设备为高炉。高炉中得到的产品B为生铁,生铁进入炼钢炉中,得到的产品C为钢。(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Fe2O3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3)生铁与钢最大的区别就是含碳量不同,工业炼钢的目的就是为了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用氧气把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测试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氧化铁也能加速氯酸钾的分解。为了探究氧化铁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完成上述实验及数据的测定需要用到下图中的部分装置,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按组装顺序写出所用到的装置代号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②和③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通过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可知,氧化铁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3)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它在该反应前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发生改变。

在导气管上套上软管,用止水夹夹住软管,沿漏斗向烧瓶中加蒸馏水将漏斗底部形成液封,再继续加蒸馏水,若在漏斗颈部形成一段液柱则说明其气密性良好ABE反应物的浓度①和②质量和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实验的现象、催化剂的特点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是通过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辅助容器中的液体(一般是水)构成一个密闭装置,依据改变密闭装置内压强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和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将木炭放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之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 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

C. 氧气液化之后为淡蓝色液体

D. 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伴随有黑色固体产生

A 【解析】 A、将木炭放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不产生黄色火焰,错误;B、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正确;C、氧气液化之后为淡蓝色液体,正确;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伴随有黑色固体产生,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E是初中常见的化合物,相互关系如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进行转化)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C是同类物质,D、E属于不同类别的不同化合物,①②③都能产生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C__(填化学式);B__(填物质名称)。

(2)写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该反应属于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D转化成E的化学方程式:__。

AgNO3碳酸钠2HCl+Ca(OH)2═CaCl2+2H2O复分解CaO+H2O═Ca(OH)2 【解析】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故A是盐酸,盐酸能与C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C中含有银离子,为硝酸银;B、C是同类物质,故B是盐类物质,由示意图和题目条件①②③都能产生白色沉淀,故推测B可能是碳酸钠,D、E属于不同类别的不同化合物,都能与盐酸反应,且D能转化为E,故D可能是氧化钙,E是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用氢氧化钠的稀溶液治疗胃酸过多

B. 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 用聚氯乙烯来包装食品

D. 住宅发生火灾时应马上打开窗户散热降温

B 【解析】 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故正确;C、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应用聚乙烯,故错误;D、打开所有门窗时,进来更多的空气,会促进燃烧,故发生火灾时不要立即打开窗户,故错误。故本题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2中,加热液体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1)实验1的现象:剧烈燃烧,_____,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2)实验2中,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Fe + 2O2 Fe3O4 有气泡,溶液由红色变紫色 火星四射 H2O + CO2 === H2CO3 【解析】 A、实验1中发生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 + 2O2 Fe3O4;实验2中,加热液体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溶液由红色变紫色;B、实验1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B 【解析】 A、表示禁止吸烟;B、表示禁止燃放鞭炮;C、表示严禁烟火;D、表示禁止放置易燃物。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1.2物质的变化每课一练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

A. 镁条燃烧 B. 火柴梗折断 C. 干冰升华 D. 玻璃破碎

A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A、镁条燃烧有白色固体生成;B、火柴梗折断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C、干冰升华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D、玻璃破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