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与稀盐酸、氧气、氯化铜溶液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
A.B.C.一氧化碳D.氢气

分析 根据题意,选择的物质与稀盐酸、氧气、氯化铜溶液都能反应,据此结合金属、一氧化碳、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错误.
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故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与稀盐酸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D、氢气与稀盐酸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与氢气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实验中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
B.取用少量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记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浓H2SO4
D.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氢气再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看图回答问题:

(1)选择A装置制取氧气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3)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稀盐酸沿导管进入D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4)用E装置收集气体,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瓶口,如果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纯净物A隔绝空气加热分解为CuO、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得出错误结论是(  )
A.A由四种元素组成B.A是化合物C.A中含有水D.A受热不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做法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  )
A.将使用后的铁锅洗涤、擦干
B.在铁制品表面镀一层其他金属
C.用碱液将铁制品表面油膜洗净后放置
D.在车、船表面刷油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硝酸钾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
(1)无土栽培是现代农业栽培植物的一种方法,栽培西红杮的某种营养液中含有KNO3、NH4H2PO4 2种物质,其中含有西红杮生长需要量较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氮、磷、钾.
(2)在KNO3中,N的化合价为+5.
(3)根据如图所示的K NO3溶解度曲线,你认为6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110g的KNO3,所得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2.4%.
(4)将50k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稀释为4%的KNO3溶液,用于栽培西红杮,需要加水20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黄铜是Cu和Zn合金,可用于制造各种仪器零件.为测定黄铜的组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黄铜样品10g放入烧杯中,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测得消耗了稀硫酸30g,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6.1g.
(1)黄铜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为61%.
(2)生成物硫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锌:硫:氧=65:32:64.
(3)求反应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溶于水后放热的物质有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银、硝酸铜.若锌粉足量,请写出加入锌粉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Zn+Cu(NO32=Zn(NO3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