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木条鉴别氮气和空气
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用稀硫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支持燃烧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分析;
C、根据排在氢前的铁能够和稀硫酸反应分析;
D、根据稀盐酸和氧化钙、碳酸钙都反应分析.

解答 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够支持燃烧,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方法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碳酸,显酸性,能够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而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无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C、铁排在氢的前面,能够和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反应,不能把铜除去,反而把铁除去了,故方法错误;
D、稀盐酸和氧化钙、碳酸钙都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方法错误;
故选项为:B.

点评 不能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和除杂,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或出现不同的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1)若甲中放入块状大理石,乙中放入澄清石灰水,打开b,将分液漏斗中过量的盐酸注入,关闭a,此时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一段时间后,关闭b,观察到乙中液体变澄清,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关闭b,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乙试管,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
(2)若甲中放入氢氧化钠固体,乙中放入水,关闭b,将分液漏斗中的盐酸注入,关闭a.观察到甲中导管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且最终高于烧瓶中的液面.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l+NaOH═NaCl+H2O.同学们解释“甲中导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有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滴加稀盐酸挤压空气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是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是B;(填序号)

(2)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铝制品却具有很好的抗腐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3)铁锅易生锈,通常用完后擦干并保持干燥,校园内铁制车棚易生锈,防止生锈的方法是刷油漆;
(4)在高温下,利用焦炭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可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的反应原理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很感兴趣,老师告诉他们这包粉末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这包固体物质的组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少许样品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Ⅱ.过滤步骤Ⅰ所得混合物,将滤渣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到滤渣全部溶解,并有气泡冒出.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推断:
(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Ba(NO32、Na2CO3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uSO4、Na2SO4;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aCl.
(2)写出步骤Ⅰ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Na2CO3+Ba(NO32═BaCO3↓+2NaNO3
(3)为了进一步证明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新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适量步骤Ⅰ所得无色溶液放入试管中,再滴入足量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小新同学得出结论可能含有的物质一定有.同学们一致认为小新同学这种方案不可行.原因是若步骤Ⅰ中碳酸钠有剩余,则加入硝酸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4)请你帮助小新同学对实验做些改进来验证可能存在的物质存在,你的改进是取适量步骤Ⅰ所得无色溶液放入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稀硝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再滴入足量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溶液在日常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现实验室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2)称量:分别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A(填字母编号);
A.先移动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氯化钠,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量取: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
(4)溶解: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和蒸馏水混合溶解,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5)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体积为24.0mL(计算结果保留到0.1):加水的体积为25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D.
   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
ACaCl2溶液稀盐酸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BK2CO3溶液KCl加适量稀盐酸
CCaOCaCO3加水,过滤
DNaCl溶液Na2CO3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在实验室的桌面上发现一瓶如图所示的试剂瓶,瓶口有白色固体,瓶塞丢失,瓶中为无色溶液.老师提示说原溶液可能是NaCl、NaOH、Na2CO3三种溶液中的某一种,同学们对瓶中盛装的溶液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军同学取瓶中的溶液,测得pH=10,他得出关于溶液成分可能的情况是:①可能是NaCl溶液;②可能是NaOH溶液;③可能是Na2CO3溶液;④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他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①.
(2)小凡同学取少量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看到有气泡产生,由此,小凡认为溶液是Na2CO3溶液.小林同学对小凡的结论提出疑问,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的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是酚酞不变色,这样小林才认可小凡的结论正确.两位同学给试剂瓶贴上一个完整的标签:Na2CO3溶液.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开展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原瓶中所盛的溶液不一定就是碳酸钠溶液,你认为原来标签上可能写的是NaOH.对药品保存有什么启示?密闭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水、氮气、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干冰、小苏打八种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Ca(OH)2
(2)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3)人体胃液含有的成分是HCl;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O2
(5)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NaHCO3
(6)俗称烧碱的是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