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填写相关的空格:
①碳酸氢铵受热易“失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镁带在空气中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上述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用序号填写)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物 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B | CO气体 | CO2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
C | Fe粉 | Cu粉 |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并干燥 |
D | CaO固体 | 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是由粉尘和直径小于2.5微米的PM2.5等复杂成分组成,雾霾属于混合物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人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时放出能量,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D.化学肥料[CO(NH2)2、KH2PO4等]的叶面喷施,提高了化肥的使用效率,其中 KH2PO4属于复合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以下是小瑛和小方设计的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方的实验如图(1)所示,图(2)是小瑛的实验,在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 过.
(1)小瑛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2)小方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是_____________
(3)请你就两位学生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它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由____ 端通入(填“a”或“b”)。
(5)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B和G均是黑色固体,D、J均是常见气体,它们存在如下关系:
(1)AB+C+D
(2)B和F的溶液混合后能快速产生D,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D+GJ
(4)澄清的L溶液通入气体J,会变成白色浑浊M
(5)在M中加入稀盐酸,又会生成气体J
请回答以下问题:
(1)M的名称 ,B在反应中的作用 ;(2)B和F的溶液混合后能产生D的文字表达式为 ,G和D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写出J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
(2)待红磷熄灭一会儿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4)若集气瓶中的水不足五分之一,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① ;②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D.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
(1)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________。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_________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明,同时排除了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
【结论与解释】
(3)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___________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
(4)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了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
(6)酒精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与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