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某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B

除去NaCl中的Na2SO4

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

C

鉴别纯羊毛和人造毛

取样灼烧,闻气味

D

检验NaOH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只能证明可燃物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说明某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也可能含有甲烷等气体,错误;B、Na2SO4能与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C、羊毛在灼烧时会发出烧焦羽毛气味,而人造毛没有,正确;D、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届九年级第五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4年以来,西非的一些国家暴发埃博拉病毒,致使几千人丧命。中药葛根是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葛根的主要成分是葛根素,它的化学式是C21H20O9,下列有关葛根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葛根素由21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的

B. 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21︰20︰9

C. 葛根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16

D. 葛根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解析】A.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一个葛根素分子由21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的;B. 葛根素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21︰20︰9,错误;C.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葛根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1×12+20+9×16=416,正确;D. ,葛根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2018届九年级莫旗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一)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应称量_____g NaCl,需加水_____mL(水的密度为1g/mL)。

(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造成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10% (填“>”“<”或“=”)。

(3)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直到天平平衡。

(4)取上述正确配制的溶液l0g加水稀释到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5 45 < 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10 【解析】本题考查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50g,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0%=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5g=45g(合45mL); (2)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模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混合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为27%,则:

(l)完全反应后,产生了_____g沉淀。

(2)求混合液中H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3)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_____?

19.6 3.65% 280.4g 【解析】(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全是溶液,所以液体增加的量,就是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由氢氧化钠可计算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 (2)设混合液中HCl的质量为y HCl + NaOH = NaCl + H2O 36.5 40 y 40g×10% y=3.65g 混合液中HCl的质量分数 (3)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模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B. 从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2

C. 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D.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 【解析】A、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C是化合物,错误;B、氮气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氮气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2,正确;C、化学反应的过程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错误;D、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若D为单质,则该反应是置换反应;单质中元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模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正在推广普及的公共自行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B.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玻璃等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C.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等

D. 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被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领域

B 【解析】试题分析:A.正在推广普及的公共自行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是正确的叙述,这样减少污染物的排放;B.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等都是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而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等是正确的叙述; D.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领域是真股却的叙述;故答案选择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秦安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推断题:A为黑色固体,A、C、D、Y都是氧化物, 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红色的固体E是(写化学式,下同)________ , X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 ,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F溶液显浅绿色,其中所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2) 写出反应③中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指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Cu H2SO4 CuSO4 CuO FeSO4 Fe + H2SO4= FeSO4+H2 置换反应 【解析】(1)B能与X反应生成红色的E单质和浅绿色溶液说明X 是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物;故无色气体G是氢气;B是铁;D和Y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制得铁,且该反应是炼铁的基本原理,故D是氧化铁,Y是一氧化碳,A是黑色的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制得硫酸铜,故A物质是氧化铜;故E的化学式为Cu;X溶液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秦安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 )

A. 植树造林 B. 随意焚烧垃圾 C. 无纸化办公 D. 绿色出行

B 【解析】A、植树造林有利于净化空气,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B、随意焚烧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环境的保护,错误; C、无纸化办公可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正确; D、绿色出行可以有效的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8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下列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花气袭人知骤暖,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D.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C 【解析】A、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知骤暖说明气温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所以“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故正确;B、百练成钢,由生铁和钢的成分可知,炼钢的过程就是逐渐降低生铁中碳等含量,故正确;C、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