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溶质会(  )
A、沉降下来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出水面D、无法确定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中只有在浊液中才有溶质沉降在烧杯底部,在不改变条件的溶液中不会有溶质沉降,故A错误.
B中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只要外部条件不变,溶液保持其稳定性,则溶质不会分离出来,故B正确.
C中因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不会漂浮在溶液表面,故C错误.
D根据溶液的特征,能够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将混合气体点燃
B、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有错误的是(  )
A、
B、
木炭
C、
蜡烛
D、
铁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3克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8.8克的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该物质的组成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不含有氧元素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B、石灰石加入到盐酸中,逐渐溶解且在表面产生气泡,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H+),所以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氢气、水、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氢分子B、2个氢原子
C、氢气D、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反应2CO+O2
 点燃 
.
 
2CO2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  )
A、2:1:2
B、56:32:88
C、28:32:44
D、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它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氨水,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氢氧化钙[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1)实验室中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同
 
(填“过氧化氢制氧”或“高锰酸钾制氧”)装置,而收集氨气只能用
 
法,原因是
 

 

(2)小明想用实验来探究氨水在水中的溶解性,于是他直接将正在排出氨气的导管插入水中,结果造成试管
炸裂,其原因是
 
).后来他改进了装置,在导管口连接了一个漏斗,然后将漏斗口刚浸入水面下,就成功完成了实验,试简述其原理
 

(3)该反应同时可生成一种氯化物和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