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氮分子
 
;             
(2)酒精的化学式
 

(3)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5)n个硫酸根离子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根据常见有机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
(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3)硝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氮元素显+5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K
+5
N
O3
(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其化学式为:C.
(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n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nSO42-
故答案为:(1)2N2;(2)C2H5OH;(3)K
+5
N
O3;(4)C;(5)nSO4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正在对“实验室二氧化碳”过程中,溶质、溶剂的变化等进行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所用药品是大理石和
 
,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它的溶质是
 
、溶剂是
 
.若从一瓶500g 10%的盐酸中取出100g,则取出溶液的浓度是
 

(2)若反应后大理石有剩余,则所得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3)若反应后大理石没有剩余,则还能含有的溶质是
 

(4)甲、乙两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甲组产生气体的速率比乙组快,排除了盐酸浓度的不同、反应物用量不同的因素后,你认为产生这种不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大理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硫
D、PM2.5可吸入颗粒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洗涤玻璃仪器时,若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则表示仪器已经洗涤干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操作会造成药品污染的是(  )
①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 ②用胶头滴管取用盐酸后再直接取用氢氧化钠溶液 ③取下瓶塞,正放桌上 ④滴管伸入试管内壁 ⑤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直接放回原瓶.
A、①②③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所示的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C、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D、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元素符号:钾
 
 钙
 
 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O.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Ag KClO3和Bg MnO2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O2为止,得到固体剩余物Cg,则生成的KCl和O2的质量总和是
 
g,其中KCl的质量是
 
g,氧气的质量是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