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___________。
②20℃时,在装有5g 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60℃,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
③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时,溶解过程所需要的仪器有______。
(2)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① 称取5.0g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为:称量剩余粗盐、_________(填编号)。
A.过滤 B.计算产率 C. 蒸发 D. 称量精盐
②过滤操作如右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写出两处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饱和 1:2 烧杯和玻璃棒 ACDB 未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下端管口未紧贴烧杯内壁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①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②2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31.6g,在装有5g 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60℃,60℃硝酸钾溶解度是110g,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10=1:2。③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时,溶解过程所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2)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① 称取5.0g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为:称量剩余粗盐、过滤、蒸发、称量精盐和计算产率。②过滤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是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未紧贴烧杯内壁。
点睛∶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时,溶解过程所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过滤操作要领是一帖,二低,三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图a: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B. 图b: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加水
C. 图c: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D. 图d: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钠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如下图所示,钠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
(2)钠元素广泛存在自然界中,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NaN3+NaOH+X,则X的化学式__________。
(4)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因为撞击在气囊内产生N2的质量为14g,则分解的氮化钠质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 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 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 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 反应中生成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C.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反应前后有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右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_______。
②“11”指的是_____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去年党的十九大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共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放在5只烧杯中并编号,再分别向5只烧杯中加入浓度相同的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中的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烧杯① | 烧杯② | 烧杯③ | 烧杯④ | 烧杯⑤ |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50 |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 0.88 | 1.76 | 2.64 | m | 3.52 |
(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_。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3)求样品中碳酸钙和盐酸刚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1℃时饱和且质量相等的A、B、C三种溶液升温至t3℃时,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B
C
B. 物质C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降温的方式变成饱和溶液
C. Q点可表示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
D. 将t3℃时饱和的A、B、C三种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 A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
(2)常温下,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检查该装置组合中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其中在上面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现产生气体的速率太快,请你分析并写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