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某实验小组利用废硫酸液制备K2SO4的流程如图.

(1)请补充完整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H2O+CaSO4+2NH3+CO2═CaCO3↓+(NH42SO4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CaCO3(填写化学式).
(3)反应Ⅲ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你认为反应Ⅲ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常温下硫酸钾溶解度最小.
物质KClK2SO4NH4ClM
溶解度/g(25℃)34.011.137.219.5
(4)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的目的是防止硫酸钾溶解在水中;为检验此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c(选填序号,下同),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观察现象即可判断.
        a.AgNO3溶液     b.过量的BaCl2溶液    c.过量的Ba(NO32溶液.

分析 (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和质量不变;
(2)根据上述流程可以判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哪些;
(3)相同条件下,溶解度最小的物质最先析出;
(4)硫酸钾易溶于水,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硝酸钾;
银离子能和氯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解答 解:(1)由反应可知,反应前后都是1个钙原子,反应前后都是1个硫原子,反应后是1个碳原子,反应前应该是1个碳原子,反应后是7个氧原子,反应前应该是7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是2个氮原子,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是8个氢原子,反应前应该是8个,其中6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因此未知物质应该是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aSO4+2NH3+CO2═CaCO3↓+(NH42SO4
故填:2NH3;CO2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CaCO3
故填:CaCO3
(3)由反应Ⅲ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可知,相同条件下,硫酸钾的溶解度最小,最先析出,因此反应Ⅲ在常温下能实现.
故填:常温下硫酸钾溶解度最小.
(4)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的目的是防止硫酸钾溶解在水中;
为检验此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以除去硫酸根离子,从而避免影响检验氯离子,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没有洗涤干净,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洗涤干净.
故填:防止硫酸钾溶解在水中;c;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托盘天平称量10.2克(1克以下用游码)药品,如果称后发现误将砝码和称量物的置放颠倒了,则实际称得的药品质量为(  )
A.10.2克B.10克C.9.8克D.9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XYZQ
反应前质量/g410121
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
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生成14g Z
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
C.反应后Q的质量为12g
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杜和小毛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杜: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frac{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任写2点).

(3)小查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产白色沉淀.于是他认为将集气瓶中的水换成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也能成功,你认为小华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否(填“是”或“否”),理由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不能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吸收.
小毛:采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毛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4)用小毛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活塞最终稳定在约12mL的刻度线上;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活塞最终稳定在约8mL的刻度线上.
(5)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减少空气污染,容易读数.
(6)若按小毛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B中反应的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
(2)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处点燃的目的是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3)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①②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①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③④都属于阴离子D.③④表示的元素在同一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40℃,溶液中两物质的质量均不变
B.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30
C.乙中含有少量甲时,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D.40℃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如图是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个别产物可能略去).其中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为氧化物,Z是紫红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中,物质X起催化作用.
(2)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
(3)反应①--⑥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D装置用于测定水的组成,实验现象如图,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择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C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红磷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除了燃烧产物为固体外,还因为不与氮气等其他气体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