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展开探究.
(1)【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1、图2),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2)【实验改进】甲同学认为误差主要是由实验装置造成的,于是改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
a.按图2装置实验,实验开始前应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实验中燃烧匙内盛放红磷的量必须 .
b.按图3装置实验,点燃红磷的方式不同于图1,而是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与图2装置相比,图3装置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
(3)【提出问题】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得的氧气含量约为14%.为什么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呢?
【查阅资料】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实验探究1】乙同学利用图4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5是用该装置测得的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a.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会瞬间(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
b.根据图5,木炭不可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 .
(4)【实验探究2】已知常温下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在有氯化钠、炭粉存在条件下,反应速度较快.丙同学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图6所示实验装置,8分钟后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集气瓶内空气 | 量筒内水 | 量筒内剩余水 |
262mL | 180.0mL | 127.2mL |
丙同学将铁粉、炭粉等物质不是堆在瓶底,而是撒在浸润氯化钠的滤纸条上再贴在广口瓶内侧,其目的是 .
(5)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合适的物质和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
(1)4P+5O2 2P2O5
(2)检查装置气密性;足量或过量;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
(3)变大;木炭燃烧放热,使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木炭燃烧虽消耗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瓶内压强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4)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5)氧气的体积=180.0mL﹣127.2mL=52.8mL,氧气的含量= ×100%=20.2%;
【解析】解:
【实验回顾】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a.为了保证测定结果,实验开始前应先进行装置气密性的检验,为了将空气中的氧气耗尽,实验中燃烧匙内盛放红磷的量必须足量或过量;b.按图3装置实验,点燃红磷的方式不同于图1,而是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与图2装置相比,图3装置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3)图5中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木炭燃烧放热,导致集气瓶中的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大,从而导致压强增大.(4)该实验中不能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这是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5)丙同学将铁粉、炭粉等物质不是堆在瓶底,而是撒在浸润氯化钠的滤纸条上再贴在广口瓶内侧,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6)氧气的体积=180.0mL﹣127.2mL=52.8mL,氧气的含量= ×100%=20.2%;
答案:【实验回顾】4P+5O2 2P2O5;
【实验改进】a.检查装置气密性;足量或过量;b.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3)大;木炭燃烧放热,使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4)木炭燃烧虽消耗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瓶内压强并未发生明显变化;(5)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6)20.2%.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 a、b仪器的名称:a , b .
②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编号),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③采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填编号),如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④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装置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端通入.
⑤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E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G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
⑥装置的气密性是保证气体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操作中,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 | 2 | 20 | 2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1 | 28 | 5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m12H2O],其中m= .
②操作①的名称是 , 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③操作②向液体C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具有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④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说明液体D填“硬水”或“软水”),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生活中可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⑤澄清石灰水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机理是其主要成分氢氧化钙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同时生成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X,Z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Y为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转化③、④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转化③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气体Y具有可燃性
D.转化①、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几幅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导管口产生的气体是 ,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
(2)图2中根据火柴梗在火焰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推测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取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根据烧杯内壁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蜡烛燃烧后的一种生成物是;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是产生的白烟,蜡烛(填“能”或“否”)重新燃烧.
(3)图3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烧瓶内加入几块沸石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是( )
A.12g B.44g C.56g D.1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