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聪聪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废弃药品时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绿色粉末,对其组成很好奇.征得老师允许后,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取少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试管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相连.①产生大量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②样品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
①样品中含有碳酸根(CO32-)离子
②样品中含有铜(Cu2+)离子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①铁丝表面缓缓产生少量气泡.
②片刻后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①Fe+H2SO4═H2↑+FeSO4
②Fe+CuSO4═Cu+FeSO4
(均用方程式表示)
将上边表格填写完整.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查阅部分资料后,他继续进行了实验.
【资料查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可做吸水剂,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步骤】
①如图搭建实验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装置中装入11.1g绿色粉末.关闭K1,打开K2、K3,持续通入适量N2
③关闭K2、K3,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④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绿色粉末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3,熄灭酒精灯.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⑤待A冷却后,打开K1、K3,持续通入适量CO,再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当A中粉末全部变红后,熄灭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关闭K1.称量装置A、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
装置A装置B装置C装置D
第一次
加热后
绿色粉末变黑色白色粉末变蓝色
质量增加0.9g
出现白色沉淀,
质量增加2.2g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第二次
加热后
黑色粉末变红色
质量为6.4g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沉淀先增加后部分溶解;
质量增加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实验分析与反思】
(1)老师看了实验方案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此装置有一个缺陷,建议装置D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⑤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
(2)步骤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以免其中有物质和绿色粉末反应
【实验结论】
该绿色粉末的组成元素是:Cu、C、O、H;各元素的质量比为:64:6:1:40(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 此题为物质的推断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样品中加入稀硫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则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所得溶液与铁接触能生成红色固体,则有铜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铜离子,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根据生成水的质量可以求得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根据红色粉末的质量可以求得铜的质量以及与铜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根据石灰水增加的量可以求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求得碳元素以及其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

解答 解:解:实验探究:样品中加入稀硫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则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所得溶液呈蓝色,说明含有铜离子,与铁接触能生成红色固体,则有铜生成,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还有硫酸,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本题答案为: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取少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试管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相连.①产生大量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②样品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
①样品中含有 碳酸根(CO32- )离子
②样品中含有 铜(Cu2+)离子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①铁丝表面缓缓产生少量气泡.
②片刻后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①Fe+H2SO4═H2↑+FeSO4     
②Fe+CuSO4═Cu+FeSO4
(均用方程式表示)
[实验现象和处理]无水硫酸铜质量增加,则有水生成,白色粉末会变蓝,所以本题答案为:
装置A装置B装置C装置D
第一次
加热后
绿色粉末变黑色白色粉末变蓝色
质量增加0.9g
出现白色沉淀,
质量增加2.2g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第二次
加热后
黑色粉末变红色
质量为6.4g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沉淀先增加后部分溶解;
质量增加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实验分析与反思]1、实验中使用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易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⑤后进行尾气处理,所以本题答案为:⑤;
2、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需排除其他物质造成的干扰,可以先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所以本题答案为: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以免其中有物质和绿色粉末反应;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可以看出,绿色粉末经过反应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含有铜、碳、氢、氧四种元素,铜的质量为6.4g,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所以氧化铜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为1.6g,生成的水的质量为0.9g,所以氢元素的质量为$\frac{2}{18}$×0.9g=0.1g,所以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0.9g-0.1g=0.8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所以碳元素的质量为$\frac{12}{44}$×2.2g=0.6g,所以二氧化碳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2g-0.6g=1.6g,所以Cu:C:H:O═6.4g:0.6g:0.1g:(1.6g+0.8g+1.6g)=64:6:1:40,所以本题答案为:Cu、C、O、H;Cu:C:H:O═64:6:1:40.
故答案为: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取少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试管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相连.①产生大量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②样品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
①样品中含有 碳酸根(CO32- )离子
②样品中含有 铜(Cu2+)离子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①铁丝表面缓缓产生少量气泡.
②片刻后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①Fe+H2SO4═H2↑+FeSO4     
②Fe+CuSO4═Cu+FeSO4
(均用方程式表示)
【实验现象和处理】
装置A装置B装置C装置D
第一次
加热后
绿色粉末变黑色白色粉末变蓝色
质量增加0.9g
出现白色沉淀,
质量增加2.2g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第二次
加热后
黑色粉末变红色
质量为6.4g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沉淀先增加后部分溶解;
质量增加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实验分析与反思】⑤;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以免其中有物质和绿色粉末反应;
【实验结论】Cu、C、O、H;64:6:1:40

点评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A出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如图B所示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高的蜡烛先熄灭,矮的蜡烛后熄灭,同时烧杯内壁会变黑,由实验现象提示我们,在楼房着火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试管,b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气体收集装置是D,验满的方法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若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②(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纯净的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490g石油产品中残留的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g,溶液成中性.请计算:
(1)490g石油产品中含硫酸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总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除杂”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化学技能,下表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
A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碳酸钙、过滤
BKOH溶液KCl适量稀盐酸
CNaCl溶液Na2CO3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D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受热不分解,且不与酸反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①称取石灰石样品质量8g;②用酒精灯加热样品,直至质量不再改变;③将固体残余物放在干
燥的器皿中冷却后称得质量6.9g;④计算.
方案二:①称取石灰石样品质量8g;②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100g,使碳酸钙完全反应;③向反
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溶质3.2g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多余的盐酸;④计算.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2)你认为上述方案中,切实可行的是方案方案二,不选用另一方案的原因是方案一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不能使碳酸钙完全分解;
(3)请计算你所选方案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某溶液可能由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中的几种混合而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小于7;
②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③加入中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⑤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无现象,随后产生蓝色沉淀.
(1)写出实验④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AgCl.
(2)该同学最终确定上述溶液是由盐酸和氯化铜溶液混合而成.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③⑤(填实验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箭头所指仪器的名称:A图试管;B图集气瓶.
(2)实验室中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应先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燃着的酒精灯使用时,要注意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答一点即可).
(3)写出一个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与B装置相比较,将长颈漏斗换为注射器的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节约药品(答出一点即可)
(4)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正”或“倒”)放在桌面上.选用C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②③(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切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李宇阳与同伴在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铁丝表面的氧化物,它是铁与氧气和水作用而生成的.
(2)该实验的现象是铁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反应的微观实质是铁原子变亚铁离子,铜离子变铜原子.
(3)实验说明了铜的活泼性弱于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