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B、C、D几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如图所示,其中B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液体,E是一种黑色固体.则A是    ,E的作用是    ,①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变化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分析:根据B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液体,且通电能分解,所以是水,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所以C是氧气,A能分解制取氧气,再根据制取氧气的方法考虑;根据催化剂的作用考虑E的作用,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数考虑反应类型.
解答:解:B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液体,且通电能分解,根据学过去的知识可知B是水;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C和D一种是氢气,一种是氧气;如果C是氢气时,A物质分解生成氢气和水,没有这种物质,所以C不能是氢气,C是氧气,A物质分解后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E是一种黑色固体,属于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属于二氧化锰,催化剂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因为反应物是过氧化氢一种物质,生成物是水和氧气两种物质,所以属于分解反应;②反应的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用观察法配平,氢气和氧气后面都标上上升符号,反应条件是通电,写在等号的上边.
故答案为:(1)H2O2;(2)催化作用;(3)分解;(4)2H2O2H2↑+O2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找出突破口:B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液体,且通电分解产生的两种物质燃烧又生成B,判断出是水,再根据水通电的产物,进一步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河北)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B、C、D、E是单质,甲、乙、丙、丁是氧化物.已知:丙是红色固体,E是最清洁的燃料,丙高温下与乙反应可生成D.(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化学式为
CO
CO

(2)甲的化学式可能为
SO2
SO2
(只写一种);
(3)丙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4)写出A的一条用途:
供给呼吸
供给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大兴区二模)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A、B、C、D、E、F、G、H是由上述5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纯净物,其中C、D、F为氧化物.
元素 a b C d e
有关信息 其单质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该元素大量存在于人的骨骼和牙齿中 质子数为11
(1)A的化学式
H2
H2

(2)B、C均由a、b元素组成,一定条件下,B可以转化为C,其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3)D与C反应生成E,E与F反应可以生成C和G.则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4)E能转化为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5)A、B、C、D、E、F、G、H 8种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DEGH
DEGH
(写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今年冬天天气比较寒冷,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保暖袋热销.
(1)有一种发热产品“热宝”暖手袋(密封性好)很有特色,初次使用只要用手揉搓袋内的液体,一段时间后,温度就会升高;当停止揉搓,冷却到室温时,袋内的液体中会有固体物质;再次使用时,只要把“热宝”放入沸水中加热,使袋内固体消失后,再次用手揉搓袋内的液体,温度便又会升高.因此,此产品可反复使用达千次以上.
查阅资料:袋内的液体是醋酸钠的“过饱和溶液”.
Ⅰ.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超过该温度和压力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过饱和现象,此时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Ⅱ.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的配制方法:室温下,先向装有醋酸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醋酸钠晶体,再将烧杯放在到电热板上加热,使晶体完全溶解,最后将该溶液急速冷却到室温(冷却过程中无晶体析出).
Ⅲ.醋酸钠“过饱和溶液”是一种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溶液,其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若溶液受到振动或者向溶液中加入溶质晶体,溶液中便会出现晶核--溶质析出的聚集中心,这时溶液中过量溶解的溶质就会析出而成为饱和溶液,即转化为稳定状态.
分析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如下问题:
①醋酸钠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增大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②在使用过程中,“热宝”暖手袋内液体中产生的固体物质是
醋酸钠晶体
醋酸钠晶体

③醋酸钠的“过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是一个
放热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④实验室的桌面上现有一个装有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的烧杯,若要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可采取下列方法中的
C
C

a.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   b.摩擦烧杯壁,产生玻璃碎末  c.过度冷却   d.用玻璃棒搅拌
A.a             B.a、b           C.a、b、d         D.a、b、c、d
(2)某沿海地区的食品厂开发生产了一种保暖袋深受中小学生喜爱.剪开保暖袋的外层塑料,会发现袋内有一小袋红色液体和一些固态物.红色液体是一种溶解了有香味的色素的水溶液.
使用时,用手拍打几下保暖袋,让袋内红色液体与固态物接触,3至5分钟保暖袋的温度就达70度以上.
提出问题:袋内的固态物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固态物是氢氧化钠;猜想2:固态物是A物质;猜想3:固态物是硝酸铵.
上述猜想中,猜想3肯定不成立的理由是
硝酸铵形成溶液温度温度降低
硝酸铵形成溶液温度温度降低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其他两种猜想,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
Ⅰ.查阅资料发现,氢氧化钠的主要性质:①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②能够使无色酚酞变红色;③能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且反应生成的Na2CO3易溶于水.
Ⅱ.请完成如下探究实验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袋内固体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后于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向滤液中
通入二氧化碳
通入二氧化碳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①小组同学仔细观察,发现袋内固态物中还混有一些煅烧过的田螺、蚌壳碎片,由此想到了猜想2的A物质的来源.A物质
CaO
CaO
(写化学式),生成A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aCO3
 高温 
.
 
CaO+CO2
CaCO3
 高温 
.
 
CaO+CO2
;A物质在食品厂里的一种用途是:
干燥剂
干燥剂

②袋内的液体之所以不用蒸馏水,而要向水中添加一些易溶性色素,一方面是使液体颜色鲜艳、且有香气;另一方面是防止低温下结冰而冻裂包装袋,其主要原理是
降低水的凝固点
降低水的凝固点

③与上题装有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的热宝相比,本题中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保暖袋在使用价值上最突出的一个缺点是
使用方便
使用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进行了研究.
(1)根据如图中的实验现象判断,稀盐酸里的A、B、C、D四种金属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是(填字母)
D
D

(2)为了确定Fe、Cu、H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同学用铁片、铜片、硝酸汞溶液和盐酸四种试剂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C
C
 )
A.Fe+HCl    Cu+HCl         Fe+Hg(NO32
B.Fe+HCl    Fe+Hg(NO32  Cu+Hg(NO32
C.Fe+HCl    Cu+HCl         Cu+Hg(NO32
D.Cu+HCl    Fe+Hg(NO32   Cu+Hg(NO32
(3)为了确定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①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显蓝色.
溶液显蓝色.

②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小华同学联想到联想到教材上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相关实验的设计,准备了abcd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
取干燥的花a和喷上水的花b分别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发现花a不变色,花b成了
色;
干燥的花c喷水,花不变色,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
H2CO3
H2CO3
(填化学式);
在干燥的花d滴加几滴废液,花d变成了
色,说明废液里含有硫酸.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反思拓展]
①小明取一条铝片加入少量废液中,开始时,铝片表面没有却气泡出现,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出现.开始时,铝片表面没有气泡出现的原因是
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与酸反应
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与酸反应

②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的物质成分,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剩余的反应物
剩余的反应物

[拓展应用1]①若将废液中硫酸铜、硫酸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②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金属固体.
A: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烧杯外,还需
玻璃棒
玻璃棒

B:固体中物质为
铜、铁
铜、铁

[拓展应用2]为比较同种金属与不同种酸反应的速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和固定装置已略去).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条,同时将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注入相应的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盐酸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Mg+2HCl=MgCl2+H2
,反应后液体质量(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增大
增大

②实验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中曲线变化规律,可以得出镁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比与稀醋酸(填“快”或“慢”)

③实验中稀盐酸与镁条反应时,量筒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高,不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反应放热;
B.试管中有氢气残留;
C.酸液进入试管,占据了一定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大丰市一模)(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下面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3
3
种.
②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6
26

③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
(选填“阴”或“阳”)离子.
(2)下面是某同学对所学物质的分类归纳,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纯净物
单质:Al、He、N2
化合物
A:MgO、CO2H2O2
B:NCl、H2SO4、NH4NO3
C:NaOH、Ca(OH)2Fe(OH)3
D:NaCO3、NaHCO3、KMnO4
 
 

①写出C组物质所属的类别

②在分类所列举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NH4NO3
NH4NO3

③A组物质中的MgO中的阳离子符号为
Mg2+
Mg2+

④D组物质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
+7
+7

⑤在分类所列举的物质中,单质铝能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X↑,则X的化学式为
H2
H2

(3)我国南海海域辽阔,那里散布着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蕴含有巨量的矿产资源、渔业资源等,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①南海海域鱼类众多,产量丰富.鱼类能提供的有机营养素主要为
蛋白质
蛋白质

②如图为海水淡化装置,利用的能源是
太阳能
太阳能
,获得的蒸馏供能装置蒸馏装置水属于
B
B
(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混合物
③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蒸发结晶

④南海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海上化石燃料生产基地.写出你知道的一种化石燃料
煤;或石油;或天然气
煤;或石油;或天然气


(4)如图所示,A、B、C、D、E、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与B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与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F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盐.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①A的化学式为
Na2CO3或NaHCO3
Na2CO3或NaHCO3
;B的化学式为
HCl
HCl
;F的化学式为
NaCl
NaCl

②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