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C | CO2 | CO |
B | H2O2 | O2 | H2O |
C | CuO | Cu | CuSO4 |
D | NaOH | NaCl | NaNO3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碳(甲)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乙),氧气充足时下生成二氧化碳(丙),一氧化碳(乙)与氧气或氧化铁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丙),二氧化碳(丙)在高温下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乙)。该转化能实现,正确;
B、H2O2(甲)分解能生成氧气(乙)和水(丙),氧气(乙)与氢气反应生成水(丙),水(丙)也能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氧气(乙)和氢气。该转化能实现,正确;
C、氧化铜(甲)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乙),氧化铜(甲)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丙),铜(乙)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硫酸铜(丙),硫酸铜(丙)和铁反应生成铜(乙)。该转化能实现。正确。
D、氢氧化钠(甲)和盐酸或者某些金属氯化物如入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铁等反应生成氯化钠(乙),氢氧化钠(甲)和硝酸或者某些金属硝酸盐如硝酸镁、硝酸铝、硝酸铁等反应生成硝酸钠(丙),氯化钠(乙)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丙),硝酸钠(丙)不能生成氯化钠(乙)。该转化不能实现。错误。故选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固体的现象产生疑惑。
【查阅资料】
(1)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固体【Cu(OH)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2)Cu(OH) 2在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
【猜测】蓝绿色固体可能是:①Cu(OH)2;②Cux(OH)yClz晶体;③___________。
猜想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 _______
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实验数据: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
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
③浓硫酸装置中数据如下表。
加热前 | 100℃ | 400℃ |
250.00g | 251.80g | 253.60g |
结论:猜想③成立,则碱式氯化铜中X∶Y= _______。
【延伸】
(1)碱式氯化铜常作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则该碱式氯化铜与胃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应作______改进(选填序号)。
a.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c.实验应该在80℃的水浴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装置D中甲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如用E 装置收集氧气时,何时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____________。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烧杯被换成了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
C.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1)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图 C 中活性炭的作用的是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A与图B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本质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甲___________乙(填“>”“<”或“=”)。
②t1℃,将50 g水加入25 g甲物质中,充分搅拌, 可得到_________g 溶液。
③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1)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氮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应选择________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40 g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 365%的稀盐酸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左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试回答:
(1)上右图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上右图从B到C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C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4)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毕业班学生处于备战中考的重要关头,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顺利过关。
(1)在饮食上,我们经常会食用一些蔬菜和水果,有些家长把蔬果汁 揉进了面团,做成了“蔬果馒头”,它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_________。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的作用是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蔬菜是在温室大棚中种植的,温室大棚塑料薄膜属于________材料(填材料 类别),大棚中无土栽培的植物生长在营养液中,在配制营养液时,想选择两种化肥,同 时满足植物对三种重要营养元素的吸收,可以选择氯化钾和 (写化学式)配 成营养液。复合肥可以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____________, 有效成分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促进人类社会发展。
⑴ 可用Mg、Al等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反应;也可用Mg、Al和NaOH溶液组成化学电池,它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⑵ Mg17Al12是一种新型储氢材料,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后转化为MgH2和Al,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⑶ 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的理想能源”,原因是(___________)
A.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 B.制取原料资源不受限制
C.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 D.目前制取效率高成本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