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向盛有鸡蛋清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会析出沉淀

B. 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片上的浅

C. 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银白色

D.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振荡,溶液不变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中考2019届九年级化学模拟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如图1服装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我们通过各种食物获取营养,如图2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

(3)青少年缺铁常会引起___;如图3是一种补铁的口服液,其中“铁”指的是___(填“分子”、“单质”或“元素”).

(4)如图4是中国首款概念氢动力汽车,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和氧气输入到汽车内部的电池中,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发生反应,生成水,产生电能.

①工作原理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硼氢化锂(LiBH4)是一种储氢材料.请将它脱氢原理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LiBH4+2LiNH2Li3BN2+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八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容器中物质X(用□表示)和物质Y(用○表示)的反应微粒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A. 3X+8Y=X3Y8

B. X+2Y=XY2

C. 3X+6Y= X3Y6

D. 3X+8Y=3XY2+2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与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1)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1)实验1证明了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其理由是_____.

(实验2)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将图2与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

(2)实验2中,b点的溶质为_____,c点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依据实验2获取的信息,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实验方案为_____.

(实验3)实验小组对某纯碱样品的纯度进行测定:将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已知杂质只含NaCl)加水全部溶解后,得到52.2g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渐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4所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

(4)求样品中Na2CO3的纯度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小组同学分别完成了图1 所示的3 个实验(图中a 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图2 中的曲线1, 2,3 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 1, 2, 3 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

B. 对比曲线 1 和 2 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 对比曲线 1 和 3 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 对比曲线 2 和 3 可知,40% NaOH 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接触,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 金属粉尘 B. 棉絮 C. 可燃性气体 D. 大理石粉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式与指定物质(或其主要成分)对应正确的是

A. 天然气 CH4 B. 干冰 H2O C. 纯碱 NaOH D. 磁铁矿 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粗盐提纯和溶液配制的实验中涉及以下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用图甲所示仪器量取液体 B. 用图乙所示装置过滤悬浊液

C. 用图丙所示装置蒸发溶液 D. 用图丁所示仪器称量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凤山县江洲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科普阅读题

2011年11月11日,青岛市一辆载有28t浓盐酸的罐车在环湾大道斜坡处抛锚,部分盐酸从罐体顶部泄漏出来,现场瞬间弥漫一些浓酸雾,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酸味…学校的化学活动小组举行了一次事故处理研讨会。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参与其中。

[事故危害分析]通过阅读化学课本和查阅网络,收集到以下资料:

①盐酸有腐蚀性造成环境污染;②盐酸的刺激性气味危害人体健康;

[事故处理方案]对于事故处理,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小明提出用可溶性碱来处理,例如:_____(填物质名称)。

(2)小红提出不同意见,她认为用小明的做法污染面积较大,在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无法确定碱的用量,因为_____。

(3)通过以上讨论,大家决定用盐类物质处理酸液。例如:_____(填写一种具体物质)选择这种物质的优点是_____。

[事故处理反思](4)用(3)的方法处理泄漏的酸液,如果仍不能认定处理后的土壤一定呈中性,我们还该取处理后的土样溶于水后,用_____来进一步准确的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