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
A.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性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D.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作___________ 一氧化碳可用作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写出其中的两点:
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
(2)所发生的三个反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不同的地方(任写一点即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 化学变化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了5份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 1 | 2 | 3 | 4 | 5 |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 | 1.25 | 2.50 | 5.00 | 6.25 | 7.50 |
生成CO2的质量/g | 0.44 | 0.88 | 1.66 | 2.20 | 2.64 |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并回答:
(1)第______次实验数据有明显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对知识的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学科中的基本思想,请根据该思想,先填空再举一例.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有气体常用作各种电光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①Cu2(OH)2CO32CuO+H2O+CO2↑
②H2CO3==H2O+CO2↑③CaCO3CaO+CO2↑
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点即可);
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含量,取50g样品进行实验,将l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 0.05 | 0.10 | m | 0.20 | 0.20 |
试求:(1)m的数值为______
(2)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月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实验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1.二氧化碳;猜想2.一氧化碳;猜想3.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一.同学们设计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甲、乙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如下: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甲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1正确 |
乙 | 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 猜想2正确 |
(1)同学们对甲、乙同学由现象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其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不科学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实验二.同学们讨论后,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2)能证明猜想3正确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发现试管②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试管②的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I.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II.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III.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I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 。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____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小组同学在做铁片浸入稀硫酸实验时绘制了反应速率与时间关系图,如图所示。
①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反应快慢与时间的关系为____
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
③若小组同学在做铁片浸入稀硫酸实验时,发现刚开始时没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