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身边处处有化学.
(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作用.
(2)在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 .
(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乳化;食醋;CaO+H2O═Ca(OH)2 【解析】 (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显酸性,能和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从而把水垢除去; (3)生石灰能够吸收水,生石灰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字母).
(3)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________ 和_________
②选择合适的________ ;
③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试管;集气瓶CaCO3+2HCl═CaCl2+H2O+CO2↑;E;C药品;反应条件;收集装置7.6 t. 【解析】 (1)标号仪器分别是试管和集气瓶;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且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注射器可逐滴滴加液体,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燃烧与灭火 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是家庭厨房的一些常用物品:A.大米 B.食盐 C.莱籽油 D.食醋 E.铁锅 F.食品保鲜膜.从其中选择适当的物品,回答有关问题:(用宇母填写)
①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食品是 ________.
②主要由合金制作的物品是________.
(2)炒菜时,锅内热油着火,此时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 .
(3)在实验室小坤同学发现: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盛盐酸的试剂瓶用玻璃塞,对此他产生疑惑.课后査阅资料知道:玻璃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硅(SiO2)能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Na2SiO3),容易将瓶和塞粘在一起,很难开启.硅酸钠(Na2SiO3)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__ .
(4)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C2H5OH 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燃烧与灭火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201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踢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 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 【解析】 试题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A方法正确;B.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故B方法正确;C.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碳酸钠 | 12.2 | 21.8 | 39.7 | 53.2 |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 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配制溶液;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⑤②④① C. ⑤①②④ D. ③②④①
B 【解析】 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先进行计算:需要氯化钠:100 g×0.9%=0.9g,需要水:100g﹣0.9g=99.1g,用托盘天平称量0.9g氯化钠,放到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99.1g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即可得到所配溶液.所以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配制.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粗盐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Mg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H2O溶解;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⑤蒸发;⑥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⑦加适量的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②③①⑥④⑦⑤ B. ②①⑥③④⑦⑤
C. ①⑥②③④⑤⑦ D. ②①③⑥⑦④⑤
A 【解析】 试题首先加水溶解,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然后再利用氯化钡溶液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二者没有先后顺序;加入碳酸钠除掉钙离子,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在加入氯化钡之后,这样可以用氯化钡除掉多余的碳酸钠;再进行过滤,加入适量的盐酸反应掉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蒸发获得较为纯净的氯化钠。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2组成物质的元素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最常见的溶剂是________;能将CO和CO2鉴别开的溶液是____;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
水石灰水碳 【解析】 化学实验室中,很多物质都可以作为溶剂,但水是最常见的溶剂;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故性质不同,可用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则无明显现象;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其中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化学上册6.3物质的溶解性的改变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20℃时、某物质在50g水中最多能溶解0.03g,则该物质属于____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微溶 【解析】 通常把室温(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大于1g但小于10g的,叫可溶物质,大于0.01g但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叫难溶(或不溶)物质。计算可得20℃时、该物质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0.06g,属于微溶物。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