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分)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和氯化钠。安多夫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张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苏打粉”、“重曹”,白色细小晶体,加热到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一】对烧煮时产生的确大量气体的探究

1、小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装置导气口连接顺序:气体样品

2、小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 ;

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1

实验2

取安多夫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残留白色固体粉末。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实验探究二】测定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实验2中,小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固体粉末,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小于想用测定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来推算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于是称取实验2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粉末6.9克,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1”的名称是 ,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 。

(2)确定沉淀A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3)该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

(4)小明同学看到这个设计实验后,提出一个更简单的测定方法,设计思路如下:

①电子天平调零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装入M克安多夫样品,浓盐酸

④称药品和装置的总质量W1克

⑤滴入浓盐酸

⑥无气泡产生后,再称整个装置的质量W2克

⑦(W2- W1)减轻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NaHCO3的质量,最终达到计算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的目的。

【方案评价】两位同学经过多次的实验测定后发现,得到的最终结果总是比真实值偏大,请你帮他们分析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

A.所加酸的量不足

B.实验中使用了浓盐酸

C.未考虑反应过程中水的蒸发

D.未考虑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残留在装置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益阳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2)写出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3)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 (任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初三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

A.纯碱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水 D.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NaCl(Na2CO3)

加水溶解后加入稍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B

KCl(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O2(HCl)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D

Cu(CuO)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CaCO3、NaCl、BaCl2、NaOH、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实验记录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不含BaCl2、Na2SO4

B.原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NaOH

C.步骤②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只有CaCl2

D.确定固体中是否有NaCl可以取无色溶液A直接滴入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逐渐消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C.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减小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图示

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被吸入瓶内,瓶内水面上升约1/5

a中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滴有紫色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加入稀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

结论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反应后的溶液一定不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下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4.6g某化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没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氧两种元素,一定没有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