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分) 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实验室除了利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可用来制取氧气,也可以利用氯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其化学反应方程为:

⑴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 ①                 ,②                

⑵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你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⑶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           (填“反应物”或“催化剂”)。

⑷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的装置,可选用图中            (填标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答案】

 ⑴  ①酒精灯  ②集气瓶

⑵  B    D或E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⑶ 催化剂      

⑷A  D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

试题分析:⑴知道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  ②集气瓶

⑵利用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所选药品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则应选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D)和排水法(E)收集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证明是否已收集满。

(3)在氯酸钾分解制O2中,MnO2起催化作用。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块状的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大理石为固体,稀盐酸为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则应选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只能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点评:解答此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药品、装置的选择、收集方法以及检验和验满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后,同学们已经知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电解水的实验很感兴趣,很想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结论.于是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电解时间/min 2 4 6 8 10 12 14
负极生成的气体/mL 7 15 23 31 39 47 55
正极生成的气体/mL 2 5 9 13 17 21 25
(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理论体积比是
2:1
2:1

(2)小明是这次实验的参与者,经过认真分析实验数据,他发现了下列问题:
①开始实验时,氢气和氧气实际的体积比
大于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1.
②从第
4
4
分钟起,每两分钟内负极与正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等于2:1.
(3)请你推测一下产生这一问题的可能原因分别是:
①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②一定温度下,氢气和氧气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到一定的量后就不能够继续溶解.
(4)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氢气+氧气
通电
氢气+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酒精灯
;b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②小方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

③小王同学认为用B装置也可制取氧气,但要考虑控制反应的速率,因此应该把B装置中的b仪器换成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填一种仪器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④小明同学本想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但小明爱动手做实验,他找来一些塑料瓶和其他用品,制成如右图D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该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实验过程中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
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C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
3

B.给烧杯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
1
3

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5ml;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2
3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
A
A
(填装置字母),收集氨气时,应从C装置的
d
d
(填“c”或“d”)管口通入.
(4)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届福建省建瓯市徐墩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13分) 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实验室除了利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可用来制取氧气,也可以利用氯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其化学反应方程为:

⑴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 ①                ,②                
⑵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你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⑶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          (填“反应物”或“催化剂”)。
⑷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的装置,可选用图中          (填标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4分)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图1                                    图2

(1)小明同学通过图1所示的实验,证明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小明同学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10%的盐酸,并用温度计测出了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右表所示)。根据右表数据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

加入盐酸的

体积(mL)

溶液温度

变化(℃)

2

5.2

4

9.6

6

13.0

8

16.0

(3)小明同学通过图2所示的实验,也证明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