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如图是小明同学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燃烧的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不可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

分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frac{1}{5}$.

解答 解:A、装置漏气时,氧气耗尽,空气及时补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所以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说法正确.
B、红磷要足量,保证瓶内氧气耗尽,故说法正确;
C、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瓶内温度较高,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frac{1}{5}$,故说法错误.
D、木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使装置内气体压强不变,水不会进入装置内,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在它们表示的意义中正确的是(  )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
C.“3”表示三个物质
D.“4”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  )
A.可表示硫和氧气的反应B.是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探究性活动中,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写出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②反应结束后,甲、乙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I)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
(II)甲同学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HCl、CaCl2
③丙同学从实验②的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丙同学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探究步骤实验现象
检验滤液中有Na2CO3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产生气泡
检验滤液中有NaClB.向实验A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探究结论】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CO3和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人体中缺乏某些元素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引起疾病.例如缺少会导致贫血的元素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下,根据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B或C(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2)B与C都可用于制气体发生装置,你认为C的优点是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
(3)若用A装置制取O2,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D(填字母序号),原因是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表达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镁离子Mg2+
(2)二个氢原子2H;
(3)氦气He; 
(4)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3℃时,70g甲刚好溶于一定量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170克;
(2)t1℃时,分别将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恰好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B.
A.t2℃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当甲溶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结晶提纯
C.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用升温的方法 
D.t3℃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彰显化学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1)拉瓦锡通过实验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在化学反应C+H2O$\stackrel{高温}{→}$CO+X,X的化学式是H2
(2)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固态的H2O,还有Hg、NH3、CH4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Hg,属于氧化物的是H2O.如果除Hg以外的其余三种物质按照H2O、NH3、CH4的顺序排列,则排列的依据是按照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写一种即可).
(3)科学家正致力于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这一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