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
B. |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
C. | 燃烧的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
D. | 不可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 |
分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frac{1}{5}$.
解答 解:A、装置漏气时,氧气耗尽,空气及时补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所以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说法正确.
B、红磷要足量,保证瓶内氧气耗尽,故说法正确;
C、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瓶内温度较高,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frac{1}{5}$,故说法错误.
D、木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使装置内气体压强不变,水不会进入装置内,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 |
B. | “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 | |
C. | “3”表示三个物质 | |
D. | “4”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表示硫和氧气的反应 | B. | 是化合反应 | ||
C.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 D. |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探究目的 | 探究步骤 | 实验现象 |
检验滤液中有Na2CO3 | 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 | 产生气泡 |
检验滤液中有NaCl | B.向实验A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