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②③④(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乙中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理由是反应前通过量的空气能够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通过量的空气能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D装置吸收;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打开a、b,关闭c.

分析 【交流讨论】
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时,可以继续加入,而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方案改进】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打开a、b,关闭c.

解答 解:【交流讨论】
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时,可以继续加入,而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故填:②③④.
【方案改进】
图乙中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理由是:反应前通过量的空气能够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通过量的空气能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D装置吸收;
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打开a、b,关闭c.
故填:除去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前通过量的空气能够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通过量的空气能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D装置吸收;打开a、b,关闭c.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对比法”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以下关于铁钉生锈的实验设计,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①②可以研究铁生锈是否需要氧气
B.对比②③可以研究铁生锈是否需要氧气
C.对比②③可以研究铁生锈是否需要水
D.对比①②可以研究铁生锈是否需要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乙图: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C.丙图:小试管沿着大试管自动上升的原因可以用流速与压强的知识解释
D.丁图:钩码静止时,左右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7届九年级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水实验得到氢气和氧气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 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容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实验操作⑤中的错误是没用玻璃棒引流;
(2)步骤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①②③⑤④;
实验二:用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配制了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其原因可能有AB(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称量时只在天平左盘垫上滤纸
C.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实验三: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在用滴管滴加水的过程中,眼睛视线应同时按甲图进行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A.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
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C.
研究蒸发快慢影响的因素
D.
实验中水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有A、B、C、D四种原子,已知A原子的核外第二层电子数等于第一层和第三层电子数之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C原子的核内没有中子;D原子的阳离子核电荷数比A原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少6个.则:
(1)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B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C原子的名称为氢原子.
(4)D原子的核内有12个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ClO2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类B.具刺激性气味是一种物理性质
C.相对分子质量为67.5克D.该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镁是一种活泼金属,镁条点燃时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三种常见气体反应.
(1)写出上述三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2)小科欲验证“镁能在氮气中燃烧”,利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一)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关闭铁夹,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内至完全反应;
③待装置冷却后,打开铁夹,观察到倒流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20%;
④拔出瓶塞,将点燃的镁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到镁条在瓶内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图二).

回答下列问题:
a.步骤②的实验目的是除去集气瓶中的氧气.
b.装置冷却后,若不进行步骤③的操作,对实验有什么影响?无法判断氧气是否除尽,同时可能导致炸裂集气瓶.
c.小敏认为可利用镁带直接在集气瓶内燃烧(如图三)来验证实验结果,根据小敏的实验设计,当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远大于20%现象时,可确定镁能在氮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